谁能想到,水族箱里摇曳生姿的水草,竟能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走进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汪洼村水草基地,绿菊舒展、蜈蚣草摇曳、玫瑰丁香盎然……20多种形态各异的“水下精灵”在这里茁壮成长。它们不仅净化生态、装点生活,更铺就了一条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站在生机盎然的大棚里,汪洼村党总支书记陈健语气中充满自豪:“我们摸索着建大棚、控温光,把种养、装配、打包、发货整合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就是要让这片‘水下森林’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好产业!现在带动了5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每人每天能有50到130元的收入!”陈健提到的产业链,正是汪洼村突破传统打造的高效运营模式。从精准育苗、科学种植,到按需装配、快速物流,环环相扣的一体化管理,让每一株水草的价值都得到充分挖掘,也让村民的收入稳步提升。

  而让这些水草产品真正走向广阔市场的有力推手,则是火热的电商直播。走进直播间,主播蒋笑笑娴熟地展示着一盆盆青翠欲滴的水草:“看,这绿菊状态多棒!放在缸里就是一片小森林,好看又好养!”镜头外,是繁忙有序的打包发货场景。“刚开始直播手忙脚乱,现在摸到门道了。”蒋笑笑笑着说,脸上洋溢着成就感,“一场直播下来,订单源源不断,好的时候一场能卖七八千元!看到全国各地的‘草友’喜欢我们的产品,感觉特别值。”这支日益成熟的直播团队,成功将汪洼村“水下森林”的魅力传递出去,既吸引了消费者,也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的规模化、标准化管理,汪洼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运营体系也日臻完善。“经验攒下了,管理跟上了,产业才有持续发展的底气。”陈健补充道。

  如今在汪洼村,一株株鲜嫩的水草已不仅是鱼缸里的风景,更驱动着乡村发展,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汪洼村的实践证明,依托乡土生态禀赋,巧借现代科技与营销之力发展特色产业,正是释放乡村振兴潜力的有效途径。这片生机勃勃的“水下森林”,正以盎然的绿意和惠民的实效,为乡村持续增添发展动能。(王荣荣 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