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7月5日电 题:学者莫砺锋携新作分享“诗意人生”

  新华社记者蒋芳

  第十五届江苏书展上,76岁的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莫砺锋是最忙的作者之一。他携两本新书、一本合著新作及两本再版作品而来,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7月3日上午,他担纲“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大讲堂”首讲,推介《斯文江苏》;午后转场《诗意人生》新书分享会。4日上午首发新作《白居易十讲》,下午又携《陆游十讲》开讲“千古风流陆放翁”。此外,他还以线上直播的方式推介《莫砺锋讲唐诗课》。

  “几部作品分属不同出版社,倒也凑巧。权当是我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一次集中推介吧。”莫砺锋笑着说。

  作为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顾问、宋代文学学会名誉会长,莫砺锋深耕唐宋文学,底蕴深厚。

  在新书《白居易十讲》发布会上,他兴奋地分享2025年其实也是白居易赴任苏州刺史1200周年,特意展示书后所附的白居易简谱,又重点分享了自己最喜爱的《琵琶行》。

  “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莫砺锋说:“《琵琶行》对月影的描写贯穿全篇,如此生动。此后我再见到水面月影,脑海中总会浮现这三句诗,而非其他咏月诗作。”

  午后,他又携《陆游十讲》开讲“千古风流陆放翁”。这位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深耕陆游研究、撰写20余篇论文且担任陆游研究会会长近二十年的学者,坦言这本书“来得有些晚了”。恰逢陆游诞辰900周年,他特意简化学术表述,删去大量注释,希望以更通俗的方式贴近读者。

  “陆游72岁时写下‘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寄托诗名传世的愿望。我也想出一份力,让陆放翁走进更多当代人的视野。”莫砺锋说。

  《诗意人生》虽为再版,但分享会现场座无虚席。莫砺锋列举了自己敬仰的六位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和辛弃疾,他们以烈士、隐士、豪士、儒士、居士、侠士的不同范式,铸就诗性与人格丰碑。

  他指出:“西方人对诗意栖居的探讨常停留在哲学层面,中国人的诗意生存则扎根于生活实践。六位诗人的人生际遇、创作风格大相径庭,但‘易地则皆然’,同样超越现实局限,抵达了共同的诗意境界。”

  为期5天的第十五届江苏书展汇聚了全国400余家出版发行单位、500余家供应商和超10万种出版物,新书发布会密集举办。

  莫砺锋连续亮相,人气居高不下。签售现场排着长队,他逐一为读者签名并交流。

  有家长请教引导孩子学诗的方法,他举着手中的诗集建议:“先读,别急着背诵。名篇的文化熏陶与美学启迪,终会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位即将踏上中学语文教师岗位的年轻人求教育人之道。曾在讲台耕耘38年的莫砺锋回忆:“我本来是苏州中学的理科生,因语文老师的引导才爱上古典文学。”他勉励年轻人,评价语文老师的关键不在于分数,而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

  既是学者,在学术上“进”得去;也是师者,在普及上“出”得来。虽已告别讲台,莫砺锋仍通过一部部新作、一场场讲座,推动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

  “诗歌里蕴含丰盈的精神力量,足以滋润当代人心灵,赋予我们在复杂现实中自立的力量。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莫砺锋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