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江苏省文联主席、江苏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会长章剑华最新长篇纪实文学作品《经典之城:苏州人文经济发展三部曲》(以下简称《经典之城》)在第十五届江苏书展上首发。本书通过纪实文学的手法,全景式展现了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该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经典之城》以苏州这座兼具深厚历史底蕴与蓬勃经济活力的“双面绣”城市为书写对象,以“三部曲”的恢宏架构,深刻解读苏州如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向赋能、良性互动,揭示了这座城市在保护与发展、传统与创新之间取得卓越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深层逻辑与成功密码,为探索人文经济学重要课题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经典案例和生动样本。
章剑华表示,放眼中国,有许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有许多土地富饶、经济发达的城市,但像苏州这样 “文化很发达,经济照样走在前面”的城市并不多见。苏州这座生生不息的历史古城,无疑是中国人文经济长河中的澎湃源流。他将苏州这座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当作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来书写,突出苏州的文化性,着重表现了苏州的历史文化、现代文明和人文精神。《经典之城》既是关于人文经济的主题创作,也是苏州的一部城市传记。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何建明在点评时指出,写作《经典之城》这样的作品非常不容易,作者必须深入到大家都熟悉和了解的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去触摸它,让它的思想光芒闪烁出来,才有可能成为经典。当我们尝试用文字书写一座城市的时候,这个城市的所有人都在盯着创作者。作者要把城市的点点滴滴,特别是政治、历史、文化等准确地反映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
据悉,《经典之城》出版后,引发广泛关注。相较于同类题材作品,本书具有鲜明的文学价值与创作特色:其一,视角独特,手法鲜活。突破既有人文经济学理论框架,采用纪实文学手法,以生动的人物故事和具体案例承载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其二,聚焦样本,深度解码。深入苏州这一特定且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之城”内部,系统梳理其人文经济发展脉络,为“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地方实践范本。其三,回应时代,启示未来。本书不仅是对苏州辉煌成就的忠实记录,更是新时代“如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命题的苏州答卷,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宝贵的“苏州经验”。(孙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