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连云港举行“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新闻发布暨集中采访活动新闻发布会,介绍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方面相关情况。

  发布会上,介绍回顾“十四五”,成效显著;“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新动能新优势加快集聚。立足当下,狠抓落实,矢志以扩大高水平开放赋能高质量发展。

  对外贸易规模质量实现双突破。一是规模增长迅猛。2021-202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三级跳”(先后破百亿美元、千亿元人民币、1500亿元人民币),增速居全省前列。二是结构不断优化。2024年一般贸易占比81.1%;民营企业贡献超60%出口额。机电产品出口突破百亿。太阳能电池、二手车出口等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新增长点。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全国先行先试,带动全年新增40亿元绿色贸易量。三是新业态势头强劲。跨境电商综试区蓬勃发展,经营主体突破5000家,建成4个跨境电商产业园、3个省级产业园,预计“十四五”交易额累计完成超200亿元。46家外贸企业“触电”转型、扬帆出海,“云海通”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四是市场更加多元。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连续四年增速20%以上,2024年首次破千亿,创历史新高。

  双向投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升。一是外资量稳质升。“十四五”以来,与日本、美国、法国、德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地区经贸对接密切,中韩科锐新材料、华电LNG、嘉澳新能源等一批外资企业扎根港城,对外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容。截至2024年底,累计新设外资项目334个,实际使用外资22.3亿美元。二是“走出去”稳扎稳打。依托“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企业海外项目平稳有序推进。截至2024年底,新批协议对外投资项目64个,累计实际对外投资6.4亿美元,

  自贸片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持续彰显。自贸片区以全市2.7‰的面积,贡献了全市近1/4的实际利用外资、1/5的外贸进出口、1/8的新设企业。

  口岸建设国际枢纽地位巩固提升。一是口岸开放取得大突破。“十四五”以来,徐圩港区、航空口岸正式扩大开放,水运口岸新增开放泊位16个,总数达81个。二是智慧口岸加“数”提“智”。获批国家智慧口岸建设试点,连云港“E港通”口岸一体化智慧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注册用户超2500家,覆盖90%口岸信息业务,实现关、港、区、企联动,初步构建“口岸对外服务一张网”。三是便利化水平全省领先。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设智能化集装箱堆场,货物进场过程从10分钟缩减至30秒;实现国际船舶进出港“九合一申报”,通关时间从24小时压缩至1小时;整合海关、海事、边检监管查验平台,实现口岸进出境货物“源头监管,一箱直达”;跨境贸易指标连续三年获省营商环境评价满分。

  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作用凸显。一是园区集群成势。2024年,全市12家省级以上开发区贡献全市1/2的经济总量、超4/5的进出口和使用外资,各项指标占全市比重稳中有升。二是发展动能强劲。创建“7大招商中心+12家开发区”联动机制,全市94%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省级以上开发区,创新主引擎地位凸显。三是特色示范引领。上合物流园成为全市首个省级国际合作园区。新增省级特色创新产业园区4个。新医药产业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市高新区获批省级“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首批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无锡连云港工业园等高效运作,打造跨区域共建共享新标杆。

  连云港以“勇挑大梁”的担当聚力“12345”,全力打造开放新高地。

  坚持“1”个核心定位。充分发挥我市东西互济、内外联动的区位开放优势,加快构建完善“东联日韩、西接中亚、南通东盟、北达蒙俄”的全球合作网络,打造服务构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先行区。

  落实“2”条全产业链开放。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

  实施“3”大提升行动。自贸片区提升战略;开发园区提升行动;跨境电商综试区提升计划。

  畅通“4”个通道。畅通海上通道;畅通陆路通道;畅通空中通道;畅通数据大通道。

  攻坚“5”项重点工作。攻坚外贸回稳提质;攻坚外资提质增效;攻坚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攻坚国际合作园区;攻坚区域性消费中心。

  发布会上,就连云港市经济建设领域重点改革事项推进,在打造“一带一路”双向开放重要支点方面取得的成效;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方面采取的措施;连云港市率先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领域移动数字证书(CA)全国互认等相关问题作出详细介绍。

  发布会后,媒体赴连云港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实地采访报道。(韦一 季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