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交通事故案件量大、审理周期长、社会影响显著等问题,江阴法院不断优化案件繁简分流机制,针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特点,探索推行“要素式审判”模式,快速有效解决纠纷。

  一是做好案件分流与审查,对案件进行分流评估,评估案件是否适宜进行鉴定,将需要鉴定的案件先行导入鉴定程序,明确车辆损坏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等关键事实,从而帮助双方当事人更好地评估各自的责任和权益,预判诉讼风险,提出更合理的诉讼请求,避免盲目诉讼带来的诉累和诉讼成本,有效减轻办案压力,提高司法效率,也帮助承办人更准确地把握案件情况,促进矛盾的化解。

  二是制作要素式文书模板,庭审前,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特点,整合、提炼出该类案件的关键审理要素,制定制式“案件要素表”,引导原告在立案时主动填写,并提供要素式证据清单,引导被告在答辩时提交要素式答辩状,使各方在开庭前明确正移交单,为庭审高效地进行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庭审中,使用要素式庭审笔录模板,庭审后,在裁判文书中使用要素式表格,便于当事人更加直观理解争议焦点的处理情况,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加大对法律工作者、案件当事人使用要素式文书的宣传、引导力度,普及要素式表格的使用场景和方法,主动开展答疑工作,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发布要素式审判的指引,高效推进要素式审判流程。(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