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街街道“残疾人之家”的辅助就业室里,残疾人陆涛(化名)正和同事们一起专注地做着手工活。新街街道“残疾人之家”自2017年成立以来,不断完善载体功能布局、提升助残服务水平,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升级蜕变,托起了辖区内残疾人康复就业梦,成为我市首家被评为无锡市5A等级的“残疾人之家”,并获得省级“文艺残疾人之家”、省级“综合性残疾人之家”、无锡市“无障碍示范点残疾人之家”等荣誉称号。

  新街街道“残疾人之家”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设有康复室、教育培训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文体室等功能区,是集辅助性就业、康复、培训、文化体育、法律援助维权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机构。为了让更多残疾人在“家门口”享受到公益性康复训练指导,新街街道“残疾人之家”在一楼设置了功能完善的康复训练室,配备了辅助步行训练器、康复训练木插板、下肢功率车、上肢协调功能练习器、OT桌、分指板等多种专业器材,同时聘请康复医生为每位残疾人建立康复档案,记录身体状况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等。因车祸导致肢体残疾的汤平(化名)便是受益者之一。汤平原本就身体状况不佳,突发脑梗后更是出现了严重偏瘫、语言障碍等后遗症。受家庭条件限制,汤平无法入住专业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治疗。2021年,得知这一情况后,新街街道“残疾人之家”联系了宜兴九如城康复医院康复科,经过多次上门走访和电话沟通,为其制定了系统的肢体语言等康复治疗义诊服务方案。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训练,汤平从最初的偏瘫、意识障碍、无法行走,恢复到如今已能借助拐杖在家门口活动,并能用简单语言表达意愿。此外,新街街道“残疾人之家”还为残疾人免费提供每周五个工作日的日间照料,既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看护负担,又为残疾人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广受好评。

  为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圆就业梦,同样是新街街道“残疾人之家”工作的重点。患有先天性智力残疾的吕杰(化名),原本生活不能自理,来到“残疾人之家”后,不仅慢慢学会了照顾自己,还找到了喜欢的工作。如今,他每天准时来到辅助就业室,和同事们分工组装圆珠笔,动作娴熟。新街街道“残疾人之家”相关负责人介绍,产品包装、手工烘焙等轻便简单的手工劳动可以提高残疾人的手工技能,也能够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目前,我们这里有20余名残疾人参与手工劳动,收入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自食其力、活得自信。”新街街道“残疾人之家”相关负责人说。不仅如此,新街街道“残疾人之家”还依托街道定期组织的企业招聘会,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鼓励他们走进企业,尝试力所能及的工作,敲开自力更生的“幸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