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知识产权局公布了江苏省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名单,全省共500家中小企业入库,宜兴市的天钧精密、华纳环保、宇星科技、诺明高温等8家企业入选,涵盖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这是宜兴市首批入选企业,也是宜兴市以专利转化赋能企业成长的鲜活例证。
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是为贯彻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而设立的重要举措。入库企业将在知识产权政策支持、专利技术产业化推进、投融资服务及资本市场赋能等多方面获得重点培育,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专利价值与市场竞争力,实现创新式发展。
专利产业化是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过程,对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宜兴立足产业基础与创新优势,以专利产业化为核心目标,制定出台《宜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意见,在引导企业通过专利盘活系统,开展专利产品备案,提升专利价值的同时,设立知识产权专项经费,将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培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纳入政策扶持范围。近两年,宜兴市累计发放知识产权奖补资金1566万元,惠及企业300余家;累计组织500家企业注册专利盘活系统,推动62家企业完成92个专利产品备案;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宜兴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6家,全力构建“重点企业—优势企业—示范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推动专利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加快专利技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企业是专利产出的主体,也是专利转化的主体。如今,宜兴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加强技术研发与专利突破塑造企业发展的新优势。位于经开区的江苏宇星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80余人的科研团队,年均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技术研发,还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新型动力电池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高校院所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重点针对新型铁基材料进行技术攻关。目前,企业已申请专利超百项,获得授权专利超70项,为宇星科技氧化铁产品的国内外销售奠定了坚实基础。位于新庄街道的江苏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钢制装配式污水(净水)厂专利技术,以工业化智造模式,革命性颠覆了传统污水厂、净水厂钢筋混凝土非标准化建造模式,凭借着寿命长、节约占地、节能减碳、缩短工期等显著优势,在数百项装配式污水(净水)厂项目中得以应用。与此同时,企业还主编、参编了地方团体标准10余项,参与多项国家攻关项目和社会发展领域重大科技项目,积极推动专利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位于丁蜀镇的江苏拜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陕西科技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等科研院校,推进“无害化陶瓷颜料生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环保型无铅玻璃颜料”等研发项目,推出低温熔块成品釉、深色微晶玻璃熔块、玻璃无铅颜料等多种国家高新技术产品,主动向产业链高端迈进,成功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身份跻身陶瓷原辅材料行业第一梯队。
为盘活、用好知识产权资源,完善配套服务,宜兴市还围绕专利产业化全链条,积极搭建转化平台,畅通转化通道,让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在日前公布的《2025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拟立项名单》中,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成功入选专利转化(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项目,意味着省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将在宜落户,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此外,近年来,宜兴市持续优化服务载体建设,建成并运行国家级宜兴(陶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该中心提供涵盖专利预审、维权援助、纠纷调解的“一站式”综合服务,累计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超10万条次;依托南京专利代办处宜兴工作站,完成发明专利优先审查4500余项,为企业构建了坚实的保护壁垒。下阶段,宜兴市将持续高度重视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激活专利产业化引擎,推动高价值专利加速转化为创新产品与市场优势,以更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