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刷掸去脖子上的碎发,解开围布顾客的一句“蛮好的”,是对“幸福理发店”店主汤忠静手艺的认可。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外港社区的这家“幸福理发店”没有宽敞的门面,但却解决了辖区银发老人的“头等大事”。“60岁以上老人理发仅需9元,8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90岁以上老人免费上门理发”的惠民理念让这里顾客盈门。

  “幸福理发店开业已经两个多月了,很开心能用自己的手艺为街坊邻里带来便利!”汤忠静也是外港社区“幸福合伙人”社志融合志愿服务项目的第一个“合伙人”。

  作为一个以“志愿”为特色的社区,外港社区曾荣获全国“四个100”优秀志愿社区称号,于今年正式启动了社区“幸福合伙人”社志融合志愿服务项目,希望聚拢一批“合伙人”,共筑社区“幸福里”。其实,早在这个项目启动以前,已有不少党员在社区默默种下了一颗颗幸福的种子。

  退休老党员何国健是孩子们口中的“书法爷爷”。作为一名“五老”志愿者,他扎根社区“青青葵国学堂”,八年如一日地带领孩子们,在一笔一画中“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写漂漂亮亮中国字”,在点墨书香中传递文化薪火。

  “我是党员,我会摄影,我想为社区做点事”,因为陶春霞的一句话,“幸福照相馆”成立了。四世同堂的全家福、伉俪情深的金婚照、乐于助人的志愿者风采……9年间,从6个人发展到22个人的摄影团队,“幸福照相馆”定格了“1万+”幸福瞬间。

  “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告诉我,我们争取早日把问题解决掉。”走进“老冯工作室”,冯家安正在化解一起矛盾纠纷。这位老党员、法院退休干部带领专业团队指导和参与社区“六方议事”,这里成为老百姓了解政策法律的“信息库”、化解矛盾的“疏导站”。

  幸福照相馆因一句话的志愿承载一群人的幸福,老冯工作室用一个团队的志愿解决一群人的烦恼……这些品牌志愿活动都是外港社区的“幸福名片”

  如何构建更多近在群众身边的“幸福场景”,是外港社区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据外港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深化志愿服务内涵,开启社区“幸福合伙人”社志融合志愿服务项目,合伙人以人员、资源、服务等要素“入伙”,充分发挥合力服务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与作用,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社区。

  “幸福合伙人”上元幼儿园加入后20多名师生用画笔将社区内的海明珠长廊改造成二十四节气长廊,邀请上知林中医馆成为幸福合伙人传承中医文化打造幸福茶饮议事广场,群众纳凉休闲有了新去处……

  未来,在外港社区,不仅有幸福照相馆、幸福理发店,还将深化“幸福合伙人”机制,诚邀更多合伙人开办幸福超市、幸福木工坊、幸福剪纸铺、幸福健康屋等,让更多居民成为社区的“建设者”和“分享者”,共同书写属于外港的幸福故事。(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