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8公里环城古运河步道月供水量超5.5吨,惠及2万余人次
公园绿地直饮水凭啥“放心饮”?
仲夏清晨的金匮公园,略显闷热。“遛娃”的吴奶奶走了一大圈后,口渴难耐,步行至公园东侧的直饮水点位,轻轻按下按钮,清澈的直饮水呈抛物线状喷出。“锻炼途中渴了随时能喝口水,方便又省心。”吴奶奶点赞道。
无论是走在风景优美的城市公园,还是奔跑在运河边的城市绿道,小小的直饮水点令城市绿色空间更加暖心。2022年,无锡市启动“公共直饮水项目”,饮水点主要设置在全市范围内公共运动设施、景区步道、公园、车站等场所。“公共直饮水几乎已成为我市公园绿地的标配。”市政园林人士表示。
夏季用水高峰来临,这些直饮水设备使用率高不高?水质安全有没有保障?管理维护是否到位?近日,记者对多处城市绿色空间的直饮水设施进行实地探访。
直饮水,无锡“成标配”
手持运动软水壶,无锡跑友“啊喵来野”每天都要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户外跑,“有一天跑了17公里,总补水量达1500毫升。环城古运河步道每隔一两公里设置的户外直饮水点太适合我这种‘牛饮’的跑步爱好者啦!”
用起来方便、安装点位多、全龄友好度高,看似不起眼的直饮水设备是城市绿色空间里的亮丽风景线,更是市民游客日常生活运动休闲时的“小确幸”。以全长18公里的环城古运河步道为例,总计有13处直饮水点分布在步道沿线的运动场、休憩驿站。今年6月,环城古运河“公共直饮水项目”供水量超5.5吨,惠及2万余人次。
“环城古运河的直饮水点按全龄友好的要求,合理设置直饮水喷头的高度,方便成人和儿童使用。”无锡城建发展集团城投公司总师办的胡雯雯表示,环城古运河附近居民小区密集,生活氛围浓厚,市民茶余饭后喜欢遛狗,因此在步道设计之初便结合宠物友好理念专门设置了10处宠物直饮水点。
记者走进梁溪河十里画廊步道随机探访,约5公里长的步道设有2个直饮水点位,每个点位均配有3个高度不一的直饮水水龙头,水龙头均可正常出水。采访途中偶遇来自上海的游客黄女士。“我看到有很多人来喝水,直饮水水槽却没有一点茶叶渍、垃圾。”黄女士说,无锡梁溪河环境好,直饮水服务一点也不输于国内一线城市。
有得喝,更要“放心喝”
在锡城,公共直饮水正成为方便市民解渴的新方式。“夏天喝直饮水比较多,我最在意的是管理和维护问题。”喜欢散步的周女士是渔父岛直饮水点位的“长期用户”,她很关心水质是否达标、安全。
安装在户外的公共直饮水设施,如何让老百姓喝得放心?据悉,蠡湖景区、环城古运河步道、梁溪河十里画廊的直饮水设施均由市水务集团智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并安装调试。设施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自来水经过前置PP棉、活性炭等预处理工艺后,还要穿越比一根头发丝横截面的百万分之一还小的“超级筛子”RO膜,完全过滤掉水中的各类细菌、有机物,再经过紫外线消杀才变成饮用水供市民享用。
为了让市民游客喝上“放心水”,公园景区管理单位使出浑身解数。智源水务相关负责人介绍,设备内有一个远传控制器,晚上10点半以后机器关机会自动把存水排掉,次日早上6点机器开启后重新制水,保证市民每天喝到的都是新鲜“活水”。
“水质检测报告是直饮水达标与否的‘硬杠杠’。”市市政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说,城市公园绿地里的直饮水均需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定期检测并出具水质检测报告,严格“考核”直饮水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耗氧量、浑浊度、色度和铅含量等指标,确保市民游客的饮用安全。比如由智源水务管养的环城古运河绿道等直饮水点位,每3个月更换一次前置滤芯,RO膜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每半年至一年更换一次。
文明喝,才能“更甘甜”
一泓清冽,润泽心田。采访中了解到,今年,环城古运河绿道已新增3处、金山北公园新增2处直饮水点位,吴都路景观带新增3台直饮水机……我市公园绿地的直饮水“地图”持续更新,未来更多市民将体验到免费“续杯”的快乐。
尽管直饮水点进入无锡已经3年多,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市民不敢尝试,原因在于当下仍存在一些不文明的取水行为。记者在探访时发现,即便有些公园设置了专属洗手池,且有工作人员在旁劝阻,依然有孩子在直饮水点洗手、洗玩具。
不文明现象虽少,却不容忽视。如何从根本上减少不文明现象?无锡城建发展集团在管理上“下足功夫”,当前,金佳物业已接手环城古运河步道的日常养护,每天4次擦拭直饮水机,每周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清洗除垢和检查,还有不间断巡逻的城市管家随脏随擦,一套流程下来,直饮水点的养护效果一目了然。
“直饮水等便民设施的存在,体现着城市的人文关怀,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市市政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公园绿地管理单位应根据夏季饮水用水特点加大直饮水水质和设施的检查频次,发现不文明现象要及时制止,全面提升管理和运维水平;同时要配齐“文明取水”相关公共标识和正确饮用指引,引导市民争做文明无锡的践行者和维护者。接下来,市政园林部门将加强督促检查,强化巡查反馈、问题整改机制,确保把公园绿地内“免费畅饮”这件民生小事办好办实。(姚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