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江阴最高气温超过了35℃,市体育中心训练场上同样热火朝天。即将征战“苏超”的无锡队小伙子们从各地赶来,开启了高温训练模式,以迎接7月5日客场对战扬州队的比赛。

  刚放暑假回家的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江阴球员谢乃炯向记者解释,从本周起江苏就进入了高温季,球员不光要与对手较量,还要与高温酷暑作战。即便是晚间比赛,球场内温度依然会超过30℃,加上场内有数万观众在激情呐喊,气温最高时会接近35℃。备赛期进行一定时长的高温训练,可增强球员的耐热能力,强化心肺功能,锻炼抗压能力与专注力,有助于提升比赛时的体能水平。

  “我觉得现在的生活节奏像被摁下了‘两倍速’键,累并快乐着。”谢乃炯除了参加每周4至5次的集训外,还会自己加强力量训练,以更好地在场上进行对抗。

  无锡队79号卢则灵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训练中的长传、短传、抢圈、区域配合、分组对抗、定位球等,无不体现他球队前锋的属性。“我们中场球员现在与前锋的磨合更好了。我有信心在下一轮比赛中助力队友攻破对手大门。”卢则灵表示。

  经过2小时的高温训练,球队36岁老将、江苏江南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蔡明哲已浑身湿透,训练量一点不输队内只有自己一半年龄的小将们。曾经代表河海大学参加过全国大学生足球超级联赛的蔡明哲,早已感受过超2万名观众到场助威的氛围。他表示,在“苏超”第四轮,无锡队终于打出了一波强有力的攻势,收获了胜利。“后面的对手一轮比一轮强。业余时间,我专注于比赛和训练,一旦上场,定将成为球队后场‘清道夫’,不给对手射门的机会。”

  训练场外,工作人员也一刻不闲,配制训练专用的营养饮料放入冰箱。队员们每完成一次高强度练习,工作人员都会立即递上饮料或纯净水,帮助队员补水降温。(王晓敏 薛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