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千亩以上圩区防洪排涝能力再提升
两年内开展76项工程建设,加高加固圩堤、改建新建闸泵,加强水系治理
针对近年来汛期大雨、暴雨、强对流天气多发状况,无锡市近日开展圩区治理行动,今明两年要对千亩以上圩区集中开展76项工程,包括加高加固堤岸、新建改建闸泵站和水系治理。至明年底,197个千亩以上圩区总体防洪能力提升至50年一遇,排涝能力达20年一遇,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
锡山区谢埭荡中心河往南,挖掘机机声隆隆,一条新开河道已开挖约500米长。“谢埭荡圩是千亩圩区,河网众多,我们按防洪排涝与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相结合要求优化水系,将河道往南延伸750米至桑叶桥港处,并对老泵站进行改造,在新开河道与桑叶桥港交界处新建泵站,新增排涝流量每秒5.4立方米,防洪排涝能力翻番。”锡山区水利局水利规划和水土保持科科长陈新峰说。整个工程投资6000万元,将于年内完成。
“我市千亩圩多数在农村。”市水利局农水处处长毕克杰说。加高加固圩堤,对运行效率低的排涝涵闸和泵站提升改造或拆除重建,以及优化水系,促进涝水及时排除,是当务之急。76个项目中,圩区泵闸建设达38个,水系治理工程为8个。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行动前,各地都对圩区堤防、闸站等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并“对症下药”进行整治。在江阴利港街道江市社区西横河段,一台带有振动锤的机械正在将一块块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插板插入事先打好的钢筋混凝土桩之间。这次江阴将对西横河堤薄弱处进行加高加固,总长近31公里,总投入1亿多元。信息显示,此次各地针对部分河道堤岸以前建设标准低、建设时间久,不符合当前防洪排涝要求的情况,均下大力气全面加高加固堤岸,相关项目达30个,让圩堤这一“防洪第一道防线”更牢固。
据悉,各地圩区防洪排涝能力增强后,还将加强统一调度管理,各闸、泵预降预排时间、排涝量等按区域防洪调度要求执行,更好地发挥圩内河网滞蓄能力,将风险降至最低。(朱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