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小满’,是10岁那年妈妈在上班路上捡到的受伤流浪猫。那时我用零花钱给它买食物,精心照料,看着它一天天康复,陪我长大。”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24级学生刘湘杰说,这段与小流浪猫的情缘,正是他坚定报考伴侣动物科学创新班的初衷。
当“吸猫撸狗”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日常,中国宠物消费市场也在飞速扩张。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紧密对接产业需求,于2024年9月开设伴侣动物科学创新班。刘湘杰等17名优秀学子成为全国首批系统接受伴侣动物科学高等教育的“科班生”方阵。
“‘热爱’是这些学生的共同特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蒋广震教授表示,创新班并非唯成绩论,而是通过“行业认知深化—个人发展匹配—多维综合评价”进阶选拔机制,其核心考察点正是同学们对动物的深厚情感与投身该领域的坚定决心。
张扬也是其中的一员。“从小与奶奶收养的小流浪狗朝夕相处,每天回家都能看到它摇着尾巴迎接我。”这份亲密的陪伴,促使他在高中时和同学发起了家乡流浪动物救助领养组织。“运用专业知识守护伴侣动物健康,成为它们的‘生命摆渡人’”,是他选择这个专业的最初愿望。
“传统畜牧专业课程体系已难以支撑宠物产业精细化发展的要求。”在2024级新生宣讲会上,蒋广震向同学们道出行业痛点,“正因全国高校至今尚未正式设立‘伴侣动物’学科,未来成长路上,这份‘热爱’将尤为关键。这将是引领孩子们探索未知、坚守信念、跨越前进路上诸多挑战的核心驱动力。”
“狗狗呜咽表达什么情绪?”“猫咪为何爱‘蹭脸’?”“如何理解猫狗的行为逻辑?”“什么样的食品有助于宠物的健康成长?”让刘湘杰倍感新奇的是,他与“小咪”相处的日常,竟成了大学课堂深入探讨的“知识点”。
张扬对丰富多元的课程与实践环节充满期待:“在原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系统学习《伴侣动物学科导论》《伴侣动物养护与管理》《伴侣动物食品加工工艺学》等宠物繁育、喂养与行为的专业核心课,深入接触业界顶尖专家;高年级时还将参与专业实训,包括赴警犬中心进行‘铲屎官’实习。更让我惊喜的是,未来还有机会前往马匹培育基地学习实践!”
为培养行业亟需的专业人才,学院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构建了全方位培养体系。目前已与艾地盟、豆柴、艾凘克、中宠、领先、超级彼得、PetCurean珮立昂等国内外领军企业建立深度合作,通过共同开发课程、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并打造企业开放日、创新训练营等多元实践平台,紧密链接产业前沿。
“这些企业的CEO、高管以‘企业班主任’身份,走进课堂,与食品、健康、行为等模块式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分享真实的行业动态与市场前景,为他们的成长引航。”一年来,班主任李莲副教授和多位企业班主任带领学生逐家走访行业龙头,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转化为鲜活的教学案例。
“我们有机会亲身参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全链条实践,感知到很多宝贵的一线行业经验。”刘湘杰说。
“我们绝非在培养普通‘铲屎官’。”李莲老师表示,“而是在塑造未来引领行业发展、主导规则制定的核心力量!”
课堂之外,刘湘杰、张扬与同学们更是积极行动,自发创立了“NAU宠物百科小组”。这个学生社团于10月4日“世界动物日”当天,面向全校发布了首部原创《宠物百科手册》。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师生传播科学养宠理念。“我们正用点滴努力,倡导并共建更友好的宠物生活环境。”张扬说。
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2025年5月,学校以动物科技学院为依托,正式成立南京农业大学宠物营养与健康中心。“中心将致力于宠物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前沿科研、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的研究平台,提升我校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及国内外影响力。”蒋广震说。
为精准赋能学生成长,创新班设立了包括“领先”“豆柴宠物”“PetCurean珮立昂”专项奖学金以及“艾地盟宠物营养知识大赛”在内的系列激励项目,为学生专业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与实践是行业发展的基石。期待南农与更多行业引领者携手,源源不断地培养拥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宠物营养精英。”创新班企业班主任、中国兽药协会宠物医药分会会长赖晓云说。
一年的浸润与成长,让梦想愈发清晰。刘湘杰和张扬也代表了同学们的心声:“一年的学习,让我更热爱这一行了。我渴望用专业知识守护更多‘毛孩子’的生命健康,推动构建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他们正一步步,从南农的课堂出发,越来越清晰地描绘理想中的事业蓝图。(赵烨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