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江苏省初中劳动优课展示研讨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丁家庄初级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承办、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丁家庄初级中学协办。全省13个地市的劳动教育领域专家、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围绕劳动课程创新、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展开深度研讨,共同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近年来,南京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见实效。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实施意见,成立研究指导中心;通过发布教育清单、上线资源库、打造品牌活动等提升育人实效;多部门协同保障课程实施、强化管理指导、推进场所建设。下一阶段,南京将聚焦育人重点、保障措施,加强劳动教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开创中小学劳动教育新局面。

  开幕式上,江苏省教研室主任董洪亮指出,江苏中小学劳动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始终保持连续性,多年来的持续改革发展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区域性劳动教育成果显著。他提出劳动教育不仅是课堂教学,更应借此改变学校文化与学生成长方式。

  专家引领:精研细究明方向

  王洪贵特级教师开设了题为《新背景下劳动教育的认识与思考》的讲座。他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劳动教育的价值根基、现实困境、解决路径,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打开了新视野。

  “智慧劳动”专家论坛上,与会者聚焦“好的劳动课标准”展开深入研讨,围绕劳动教育的课程内核、实施路径、评价维度等核心议题交流思辨。

  课堂展示:匠心巧技绽光芒

  5月21日至22日,来自全省13个市的27位优秀初中劳动教师围绕“电子电工”和“金工”两大主题,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教学展示活动,全面展现了江苏省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成果。

  在电子电工主题教学中,老师们立足生活实际,开发了一系列既实用又富有探究性的项目,通过木雕灯的设计与制作、小台灯的制作与检测、制作光控小夜灯、安装照明与插座电路、制作光控报警器、制作物联小风扇、光暗报警器制作、制作智能电子贺卡等特色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电子元件识别、电路设计、焊接组装等核心技能。教学中,教师们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电路分析与故障排查能力,同时注重渗透安全用电规范和节能环保理念。

  金工主题教学则巧妙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教师们通过制作钢管风铃、仿古钥匙、易拉罐小风扇、垃圾袋支架、龙角挂饰、小簸箕、巧手制连环等项目,让学生在掌握锯割、锉削、钻孔等基础金工技能的同时,培养了精准测量和精细加工的能力。各堂课都突出材料的合理利用和环保理念,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既提升了劳动技能,又增强了可持续发展意识。

  活动期间,南京市劳动教育成果展同步开放,集中呈现了南京市各区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丁家庄初级中学在劳动课程开发、特色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

  本次活动为全省劳动教师搭建了专业交流平台,既展示了劳动教育的创新成果,也为深化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思路。(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