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如何高效化解纠纷、提升司法服务质效,成为新时代法院工作的重要课题。江阴市人民法院立案庭主动担当作为,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科技赋能,大力推进先行调解工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司法智慧与力量。
一是创建“老法官调解工作室”。由一名返聘退休老法官及两名人民调解员组成专业调解“先锋队”,负责业务庭案件(主要涉及民间借贷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等)调解工作,案件由立案审查人员将当事人同意先行调解的案件进行分派,老法官凭借多年审判经验,结合调解员耐心细致的沟通,争取将矛盾化解在诉前,切实减轻当事人的诉讼负担,让司法更有温度。
二是入驻江阴市综治中心。2025年3月17日,江阴法院正式入驻江阴市综治中心,完成与市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有机衔接,提供民事立案、诉讼引导、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处等服务。江阴法院采取团队式入驻方式, 由“一审一助一书”和一名退休老法官组成,其中老法官调解员充分发挥丰富的审判及调解经验优势,大力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调解不成时,团队法官及时介入,无缝对接,对于适宜快审速裁案件可就地开展巡回法庭,并可通过“智慧云法庭”实现本院诉讼服务中心和平台团队的便捷互通互联。入驻综治中心后,江阴法院将与其他入驻单位发挥各自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优势,坚持资源整合、功能融合、力量协同,构建调解优先、分类化解的多元解纷体系。
三是定期开展智慧云课堂。2024年以来,以“智慧云课堂”为载体,开辟普法教育新阵地。围绕“装修问题如何避坑”“劳动者维权陷阱与误区”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已成功举办六期专题讲座。法官们化身“云端讲师”,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知识,既提升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又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真正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从组建专业调解团队,到融入多元解纷平台,再到创新普法教育形式,法院立案庭以先行调解为突破口,多管齐下、多点发力,全方位织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网络,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司法动力。(马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