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审判特色法庭的打造,夯实了一体化运行模式,开创了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劳动争议案件专业化审理。劳动争议审判法庭设立“3+1+3”模式,由3位资深女法官、1名法官助理、3名书记员组成,团队人员配置科学合理,负责全市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该审判团队审理确认劳动关系、工伤保险待遇纠纷等简易批量案件,开通“快速道”,在效率上下功夫;在处理涉及劳动合同纠纷等复杂类型案件上,打造“精品案”,在质量上下功夫。通过繁简分流机制,实现诉前分流10%的案件,简案快审分流70%的案件,繁案精审分流20%的案件,形成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立体化”审判格局,从而更加充分发挥司法对劳动者的保护职能。
二是定期召开专业法官会议,为案件“把脉确诊”。为凝聚集体智慧,从专业角度分析劳动案件的审理疑难点,探讨法律适用问题,确保案件质量,该法庭将每周五下午固定为“劳动争议案件讨论会”。会议由庭长亲自主持,通过参加专业法官会议了解案情,听取承办人意见,并提出建议,实现对重大、疑难案件的有效监督。与会法官分享办案思路、审判经验,为疑难案件“会诊把脉”,在研讨中发现类案规律、提取裁判要点,凝聚司法经验与集体智慧,更好地提升法律适用准确性,促进优质审判资源高效利用。
三是强化劳动争议案件诉调对接。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发展,努力实现纠纷源头化解、实质化解。深入推进江阴市总工会驻江阴市人民法院劳动争议调裁中心法律援助站实体化运行。2023年1月,江阴市人民法院劳动争议调裁中心联合江阴市总工会建设成立“江阴市总工会驻人民法院职工法律援助站”,该援助站与2021年设立的“华士镇总工会驻华士法庭职工法律援助站”“华士镇物流行业职工法律服务站”一起,共同构建了江阴市人民法院劳动争议调裁中心劳动争议案件诉调对接的主要阵地。江阴市总工会聘任包括两位退休社保所所长在内的三位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劳动争议特邀调解员入驻华士法庭,编入劳动争议审判组合,在员额法官指导之下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对调解成功的案件,由江阴市总工会以“案补”方式进行补贴,提升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调对接效果。(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