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24日,第二届医疗大模型(LaMMs)专题研讨会在常州举行。会议以“创新与实践”为主题,由中国医院协会医学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指导,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大健康国际研究院)主办,医师报社、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诊医学联合承办。
会议现场
本届大会聚集了全国多地的医院书记院长、医疗领域管理者、临床专家、AI科学家及产业领袖,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讨论、医疗大模型精调与智能体构建工作坊、智慧医疗建设标杆医院参访等形式,深入探讨大模型技术在提升医院诊疗效率、助力AI医疗服务智能化转型等方面的价值。会议开创性地打造了AI会务助手智能体,为参会嘉宾提供智能会务咨询服务。
会议首日聚焦医疗大模型在临床实践中的创新应用,产学研专家从医疗大模型技术底层原理到应用场景落地展开深度探讨。多位公立医院管理者结合实践案例,从AI+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学教育创新、医疗服务优化、医疗效率提升、患者健康管理、临床科研等精彩议题,深度解析大模型技术如何赋能医疗全流程,在导诊、预问诊、门诊、住院、手术等核心医疗场景,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智能便捷的服务,助力医疗行业AI智能化转型升级。
会上,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常州大学、全诊医学联合共建的“常州市全诊大模型医疗人工智能工程研究中心”正式宣布成立。该中心聚焦医疗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旨在推动诊疗效率提升和医疗资源优化,整合产学研资源,促进医疗智能化转型发展。未来,三方将联合将其建设为国内医疗AI技术的重要研发基地。
作为大会的核心实践环节,《医疗大模型精调与智能体构建》工作坊聚焦医疗AI落地痛点,为医院信息中心工程师、临床科研专家及医疗AI从业者提供沉浸式实战培训。全诊医学大模型综合服务平台为工作坊提供脱敏数据集、充足算力卡及预置平台,打造真实训练场景。复旦大学教授郑骁庆团队与全诊医学导师手把手教学,指导学员完成模型微调到智能体构建的全流程操作,解决医院“有数据不敢用、有算力不会用”痛点。
作为第二届医疗大模型专题研讨会的特色活动,80余位参会嘉宾走进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实地探访AI落地实践的五大场景,沉浸式体验了AI病历生成平台、智慧医技、智慧病房、智慧健康管理等覆盖诊疗全流程的AI智慧化应用。例如AI病历生成平台实现诊间智录、病区查房自动生成电子病历,减轻医生文书负担,大幅提升诊疗效率;AI数字人导诊为患者提供7×24小时智能医学咨询服务;低空物流无人机实现检验标本跨院区数倍时效配送,破解分级诊疗“最后一公里”难题等。
从AI创新成果发布,到工作坊实操、标杆医院观摩,本次会议全方位呈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场景的深度融合,以技术创新驱动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李祉萱 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