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干。近年来,射阳县海通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创新做好队伍建设、服务优化、产业带动“三篇文章”,通过培强组织“主心骨”、架好党群“连心桥”、点燃发展“新引擎”,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赋能队伍建设,激活发展“内生动力”。海通镇以“优选”为立足点,选拔学历层次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村班子,每个村储备2名以上35岁以下后备力量,着力培养能干事、干成事的村干部队伍,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以“精育”为突破点,依托“海韵先锋”大讲堂,举办“我的基层故事分享”、村干部轮训、青年干部座谈会等活动,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以“严管”为着力点,落实村干部管理规定,“一人一档”建立个人档案,依托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全程纪实,全面加强干部管理科学性、严谨性。以“厚爱”为落脚点,落实村干部社保政策,不断完善考核报酬结算细则,积极推荐优秀村书记参加公务员、事业编招录考试,拓宽村干部成长渠道。
突出功能提升,筑牢便民“服务根基”。聚焦“党建强、功能全、服务优”的建设标准,不断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强化阵地建设,突出功能保障。标准化建设便民服务大厅,严格执行标识牌挂牌规范,推动党员活动室下一楼,3个村实施功能改造提升工程,阵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深化基层减负,提升便民效能。完善“四议两公开”、村级财务等制度,严格执行村干部坐班制度,明晰减负清单,梳理便民事项,优化事项办理流程和时限。深化思想引领,强化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活动载体功能,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网格议事、帮扶关爱、文明创建、为群众办实事等各类活动,让党建“小阵地”充分发挥为民服务“大效能”。
坚持产业带动,解锁集体“增收密码”。全镇10个村(社区)根据自身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充分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深挖优势和潜力,明晰发展路径,制定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方案,因地制宜谋发展,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坚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各村书记每年领办“书记项目”,谋思路、选项目、定计划,通过集体领办、资源入股、联合开发的形式,实施集体农场、农贸市场、特色种养殖、村企联建等一批项目,促进富民增收。落细落实各项帮扶政策,依托省委乡村振兴工作队,推进“农体文旅商”赋能乡村振兴步伐,探索实施零碳乡村、农业采摘、休闲观光、露营基地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增值。(海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