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浦口区深入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整合阵地资源,建强组织队伍,做实特色活动,发挥头雁效应,讲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助力共同富裕的浦口故事。

  阵地资源活起来,赋能矩阵“新”能澎湃。突出集成性,织牢协同联动“网”。统筹规划园区楼宇、产业链、和美乡村、全域旅游等4类实践创新基地,构建“1+N”阵地联动模式,以国家级基地“新联之家”为基点,辐射带动各市级、区级特色阵地,形成覆盖城乡、辐射全域、助力发展的阵地网络。聚焦实效性,架好富民增收“桥”。依托同心众创等园区楼宇阵地,带动就业超500人,助力20余家中小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组织技术人才为乡村企业提供智慧农业、电商运营等培训,累计孵化乡村创业项目10余个。在雨山网虹汇等网络文创阵地打造“直播助农孵化中心”,屏连屏、键对键推广特色产品,带动年销售额增长1500万元,惠及农户500余户。依托匠心苑发起“匠心培育计划”,组织文创人才与乡村工匠合作开发文旅IP,激活乡村旅游“一池春水”。放大平台性,擦亮交流互鉴“窗”。承接外省市考察调研30余批次,推动长三角、中西部区域间交流互鉴。“同心驿站”纳入省级教学点,通过“案例教学+实地观摩”模式推广工作经验,培训基层统战干部、新联会骨干力量等200余人次。

  组织体系强起来,队伍建设“新”欣向荣。完善组织体系。在全市率先构建“区新联会+4个行业分会+5个街道、2个园区联谊会”三级组织体系,实现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全覆盖,精准对接乡村、社区、企业等主体共同富裕需求。深化共建机制。建立“理事会员+企业+乡村”常态化结对机制,联动行业协会、高校智库等外部资源,推动会员单位与经济薄弱村在产业孵化、电商赋能、就业培训等领域加强帮扶力度。夯实组织基础。利用换届契机,将更多高层管理人才、乡村振兴带头人、公益项目发起人等纳入新联会组织,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提升资源统筹、项目落地的执行力。

  特色活动实起来,惠民添利“新”招频出。立足品牌活动。找准推动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结合点,创新设计“新春聚力 同心毅行”等四季主题活动,联动开展“茶香十里话新声”等特色活动,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围绕就业帮扶、产业协作等方面发挥优势作用,促进人民共同富裕。深化公益实践。发挥“同心公益汇”平台作用,常态化开展“迎新春送温暖”“同心圆梦助学”“慈善义拍”等公益活动,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通过物资捐赠、技能培训等方式,为困难群体送去温暖。深化“法润浦口 春风行动”等特色公益项目,发挥法律、财税等领域的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专业优势,为小微企业、乡村创业者提供服务,延伸公益事业半径。“网”聚发展新能。以“大V看浦口”活动为牵引,用“网言网语”讲好浦口故事,将“线上流量”转化为“致富增量”。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代表赴外地学习网络人士赋能发展的经验做法,引入电商助农等先进模式,汤泉街道新联会深化“泉民富”乡村直播基地建设,助力农产品销售和文旅资源推介,以网为媒赋能本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示范标杆树起来,头雁领航攀高向“新”。加强表彰激励。积极推荐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参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省市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遴选等,进一步激发围绕中心大局助力共同富裕的积极性。加强典型宣传。通过专题纪录片、年度人物评选等方式,通过“案例故事+数据看板+政策解读”宣传典型代表,在“苏说新力量”、“南京好朋友”等平台深度报道,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带动效应。加强支持力度。重点关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群众基础好的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加大政治推荐力度,助推骨干人才成长发展。制定新阶层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补助办法,对公益性强、就业带动效果显著的基地给予政策倾斜,突出“共同富裕联合体”定位,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各项帮扶事业提供支持。协调区财政局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经费保障方面给予有力支持,近年来累计投入1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阵地群建设,为工作深入开展提供坚实保障。(浦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