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仲夏,文脉续新篇。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射阳县临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紧扣“我们的节日”主题,深入射阳县八大家小学开展“童”你一起“粽”享好时光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互动式传统传承,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感知端午文化精髓,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未成年人心中落地生根。
溯源端午承文脉,课堂传习润童心
“粽叶青青裹五粮,千年风俗话端阳。”惠慧志愿者以“粽子为何是三角形”为切入点,将屈原投江的爱国典故娓娓道来。这场融合历史考据与童趣表达的文化课堂,恰似一把钥匙,打开了青少年认知传统文化的大门。
“‘路漫漫其修远兮’出自哪部典籍?”随着志愿者话音落下,教室瞬间化作“知识竞技场”。二年级方博同学以“战国时期屈原写的《离骚》”的精准回答,引发现场阵阵喝彩。知识竞答激活力,文化自信启新思。当少年们用稚嫩童声喊出“端午安康”的传统祝福时,文化传承的种子已在问答之间悄然萌芽。
妙笔丹青绘民俗,粽叶为舟寄远怀
陈婷婷、徐艳阳两位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展开想象翅膀:火箭造型的“航天粽”、戴墨镜的“潮流粽”在画纸上跃动,传统食材与现代元素碰撞出别样童趣。
志愿者朱慧香以粽叶为材,传授“古法编舟”技艺:“这片粽叶折成的‘乘风舟’,承载着古人‘龙舟竞渡祈平安’的心愿,也寄托着你们‘劈波斩浪向未来’的勇气。”
孩子们凝神屏息折叠拼接,当一叶叶粽叶舟在儿童手中排列成“舟阵”时,虽无江河竞渡的壮阔,却自有童心筑梦的铿锵——这是传统文化在当代少年手中的创造性转化,亦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的精神传承。
五彩丝绳系安康,快板欢歌颂文明
“五色丝线连五方,驱邪纳吉保安康。”志愿者为孩子们系上红、黄、蓝、白、黑交织的五彩手绳,细述其民俗渊源。
活动尾声,清脆的快板声起:“小小竹板手中拿,端午习俗我来夸。糯米香来粽子甜,快乐童年笑哈哈……”孩子们用自编快板词传唱端午习俗,童声朗朗中,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随着节奏律动,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
此次活动以端午为媒,以文明实践为桥,让青少年在“看、听、做、唱”的全感官体验中,完成了一次传统文化的浸润之旅。临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传统文化+文明实践”育人模式,通过更多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的主题活动,让文明之花在青少年心中绽放,为传承中华文脉注入青春力量。(张同祥 朱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