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法院深耕信息化建设的生动写照——从诉讼服务“云端办”到审判流程“无纸化”,每一项创新成果的落地,都如同日渐饱满的麦穗,让司法为民的承诺在数字浪潮中不断沉淀、成熟,为新时代司法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变革。

智慧驱动,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

顺应数字时代趋势,该院将诉讼服务嵌入云端,打造“指尖上的法院”。如今,当事人足不出户,指尖轻点手机屏幕,便能通过法院诉讼服务平台完成立案、缴费、查档、提交证据等全流程操作。“支云庭审”打破时空限制,让身处异地的当事人“面对面”解决纠纷;“诉服e空间”搭建法官与当事人线上会话空间,方便承办人与当事人进行在线沟通、在线调解、在线送达、提交材料等诉讼事项办理;“融合法庭”下沉街道、村社,内嵌江苏微解纷等多元化解平台,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治理末梢,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数字护航,让审判工作提质增效

走进海门法院,智能设备替代传统纸堆,勾勒出无纸化办案的全新图景。近年来,该院全面推进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工作,实现案件材料集中管理和高效流转,将无纸化理念贯穿立案、审理、归档全流程。积极推进无书记员庭审记录改革,全面升级覆盖语音转写、电子质证、电子签名、庭审回溯的无书记员一键开庭系统,满足多场景下开展无书记员记录的需求,以电子卷宗深度运用重塑法官庭审方式。今年以来,该院采用无书记员记录模式审理案件980余件,庭审时长平均缩短50%。

科技赋能,让公平正义加速抵达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面对人工智能浪潮,该院抢抓先机、乘势而上,创新研发全场景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实现案件办理从电子化到智能化的跃迁,通过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为法官办案提供全方位的智能辅助支持。从案件信息的智能提取与分析,到法律条文的精准推送,从无书记员庭审笔录的精简,到证据的参考、溯源、引用,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贯穿了司法办案的全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办案效率和质量。

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均等的诉讼服务,为法官提供智能便捷的办案途径,提升办案效率,让公平正义看得见、信得过、等得起,这是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所在。该院将继续以数字之力深耕司法沃土,在科技与法治融合的道路上步履不停,书写司法为民的崭新篇章。(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