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发布,31个参评地级市中,无锡排名第二
进位打造中小企业“有福之地”
5月19日,2024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发布,31个参评地级市中,无锡排名第二。相比去年首次参评排名第三,实现进位的无锡,锚定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城市,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发展的“有福之地”。
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工作由工信部委托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第三方对地级市及副省级以上城市在内的50个典型城市作评估排名。报告从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融资环境、创新环境、政策环境五个维度出发,共收集5万余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总体持续优化,市场准入壁垒持续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效显现,同时地级市潜力释放。无锡正是其中之一。
据统计,无锡集聚了114万市场主体、8000余家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如何为中小企业更好地“铺路、赋能”一直是无锡思考的内容。
“您好,请问类似去年的吉利专场汽车产业交流会活动如何报名参加?”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公众号上,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如此留言。让企业挂念着的,是无锡为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全球竞争加剧、经济周期波动而创新推出的“十百千万”市场开拓活动。
从“长三角”拓展到“粤港澳”“京津冀”,去年超110场拓市场活动中,无锡带领中小企业组团出击,达成合作意向订单146个,企业总计获取新增订单近7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为企拓市场、抢订单的连贯性举措在与时俱进中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迎向大规模设备更新的东风,今年以来,一场接一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供需对接会接连敲开华虹等龙头企业、长三角工业芯谷等产业园区的“大门”,撬动新的合作链接。报告中,这一以局部产业小循环促进经济大循环的产业合作“无锡模式”作为服务亮点被特别提及。
创新支持,始终是无锡服务企业的优先项。连续两年,无锡创新环境都在地级市中排名第二。不久前,省科技厅公布全省首批标杆孵化器,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6家无锡载体入选,数量位列全省第二。仅这6家,就累计孵化了1573家科技企业。
做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团”,助力科创产业载体建设的还有各类政策。无锡先后出台《无锡市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行动方案》《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在为打造“人工智能+”标杆城市出台的一揽子政策文件中,以“真金白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路贯穿始终。
企业的创新活力是发展环境最有力的佐证:无锡科技进步贡献率连续11年居全省第一,全市目前有效期内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为343家、2032家、7048家。
去年9月落地无锡,时隔6个月即带着成熟产品亮相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智慧农业机器人研究所是无锡成长速度最快的中小企业之一。企业发布的农业机器人通用人工智能控制器uRCU已收获了落地后的首批订单。“无锡是我的‘新家’!”所长吴昊感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及无锡高新区管委会的支持推动让企业得以在短短几个月内快速落地转化。他表示,这里的人才、供应链、政策等要素资源都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
面对中小企业最容易遇到的融资贵、融资难“堵点”,无锡强化金融支撑服务,连续10余年通过转贷应急资金管理平台为企业提供短期资金服务,去年无锡市“465”现代产业集群与金融业融合发展大会上,33家银行为企授信3991亿元;更大力度优化市场准入环境,无锡推出“企业开办、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三个“一件事”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以系统集成、数据赋能助力各类经营主体准入准营;政策层面,无锡发布优化营商环境7.0方案,持续擦亮“无难事、悉心办”营商环境品牌,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韩依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