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边城镇的江苏万顺新富瑞科技有限公司出货区一派繁忙:1台起重机、2台叉车协同作业,10多名工人正将经过特制包装处理的玻璃成品小心翼翼地搬进集装箱货车。公司生产部负责人陈海军介绍,作为技改后首批出口产品,这批玻璃将经上海港运往菲律宾,用于汽车4S店的外立面装修。
什么样的玻璃值得买家“跨海”采购?“是长6米、宽1.5米、厚19毫米的超大规格超白玻璃。”陈海军说,与市面上3.6米长的常规玻璃相比,超大规格超白玻璃对磨边光滑度、表面平整度、钢化硬度要求更高,以保证后续拼装和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这种玻璃要实现高效率、高品质生产,必须依赖大型生产设备和高精度自动化产线,需要持续的设备投入和工艺升级。”陈海军说,得益于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深耕,企业先后引进中空生产线、自动贴膜生产线等行业领先的深加工设备,还研发出以智能光控隔热为代表的多种不同性能的玻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一级节能认证,拥有常规玻璃生产企业所不具备的自动化、批量化生产能力。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优势拓宽了万顺新富瑞的出海之路。陈海军说,今年“五一”,他们几乎没有休息,连续接待了多批东南亚客商前来洽谈验厂,目前公司的海外业务已拓展至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为锁定业务,一些客商已提前将货款打到公司账户。眼下,我们的销售团队正在东南亚密集地与客户见面对接,预计很快就会有更多订单落地。”“掘金”海外,陈海军信心满满。
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的关键。如今,越来越多的边城企业瞄准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纷纷追加投入,大力开展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以技改“加码”打开更多市场,催生发展新动能。
走进江苏南瓷绝缘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区域,2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工人数量却不多。“自动化设备的加入,让产线更加智能。”公司总工程师刘少华说,一项瓷绝缘子产品的制作包含30道工序、104个控制点,数字化改造以后,企业的主要生产工序基本实现自动化,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的同时,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更有保障。
肯立通信设备年产1500台(套)低空探测雷达配套设备及集成化微波模块的扩能产线投入运行;宁武新材料年产2.4万吨聚醚项目完成厂房改建,部分设备和生产线已完成安装调试……近年来,边城先后有8个技改项目开工建设,今年通过技改项目带动新增工业产值超2亿元。
企业努力,政府给力。为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政策,享受政策红利,边城镇联合市级相关部门一方面强化走访联系服务,为企业提供详细的提示和建议;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解读政策支持对象、申报程序等内容,鼓励制造业企业“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
“真的是来了不想走、投了还想投。”刘少华说,作为“老朋友”,南瓷绝缘子已深耕边城20多年,从最初一家仅有2条生产线的小公司,到跻身全国行业前十、拥有108项发明专利的国家级“小巨人”,南瓷将坚定“加码”边城、投资未来,以技术升级和创新研发,抢占更多市场、觅得更多先机。(顾辉 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