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晚,“大学·城市”2025年“青春栖霞 向新而生”仙林高校文艺联展在羊山公园东门大草坪精彩启幕!活动由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南京经开区管委会、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委会联合主办,16所驻区院校、20余万在校师生共同参与。以文化为媒,为校地双方在人才培养、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招生就业等关键领域密切合作奠定基础,不断激发区域创新创造活力。

  四大篇章演绎青春 高校学子成为主角

  当晚19:00,由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警察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南京技师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子担纲的文艺联展拉开帷幕。联展以四大篇章串联校地融合脉络:“初遇仙林·梦想启航”展现仙林大学城的丰富深邃与学子逐梦初心;“青春绽放·多彩时光”呈现高校校园生活的瑰丽多姿、校园文化的百花齐放;“文枢共筑·薪火相传”融合地域文化与现代创意,彰显校地文化的生生不息;“栖见未来·霞光满天”以时代主题传递青年与城市共奋进、共繁荣的璀璨愿景。

  演出通过舞蹈、声乐、戏剧、武术、主题分享等多元形式,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与社会担当。更有全国劳模、江苏工匠代表关于“大国工匠精神”的主题分享,毕业生代表关于创业就业的经验分享,激励高校学子“砥砺奋进,强国有我”,更表达栖霞关于“走出去我们衷心祝福,留下来我们热烈拥抱”的人才培育和招引理念。

  17日至18日,还将有18支成员以高校学子为主体的乐队登场献艺,让音乐才华与青春芳华氤氲在初夏的栖霞。这是属于青年的舞台,更是高校与城市对话的窗口。当高校的艺术星火照进城市发展的长河,每一朵浪花都闪耀着融合的光彩。

  多维场景沉浸体验 艺术与消费双向赋能

  “山谷里”户外艺术展展出多种艺术形式,呈现区内外10所高校40余位青年艺术家的思想探索与多元表达。在这里,你会偶遇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家高石礌的《睡眠形体》系列油画、华东师范大学雕塑系研究生王屹的灯光装置《未句》,以及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油画艺术家们正在进行“写生仙林”现场创作;你可以慢下来读一首诗,诗歌来自《青春》杂志社发起的“青春三行诗”大赛获奖作品;你还会邂逅驻区16所院校的师生共同创作的象征“校地合作”的大型纺织艺术作品“经纬共生”。

  “仙林集趣”区域,来自13所院校的24个创意摊位集中亮相。在这里,你将遇见南京云锦、金陵点翠、金陵纸鸢等非遗,3D打印等创意产品,推拿艾灸、雕版印刷、拓印、扎染、漆扇、香包等互动体验项目,还有南京高校魔术联盟的近景魔术表演与魔术教学。

  主题餐饮区域融合潮流与地域风味美食,总有一款可以满足你的味蕾。互动娱乐区设有网红打卡点,为你记录2025这个弥漫着艺术气息的夏天。在南京栖霞,你能看见城市对青年的礼遇,以及青年对城市的热爱。

  校地协同青年发力 为城市注入新的元气

  据悉,栖霞区公共文化建设一向独具特色、走在前列。区文化馆原创舞蹈《水乡丰收歌》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优秀职工舞蹈。南京金线金箔总厂被文旅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栖霞最重要的品牌阅读活动之一“栖阅大家讲堂”先后邀请茅盾文学奖得主、鲁迅文学奖得主、长江学者等近60位文学文化名家来栖霞分享或讲座。2023年以来,《人民日报》三次刊发专题文章,点赞栖霞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本次联展活动充分融合校地双方优势,同时借助“艺术+文旅+消费”的场景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大学滋养城市、城市反哺大学”的良性循环。这不仅是一场青春的盛会,更是校地携手书写“强富美高”新栖霞的生动实践,仙林大学城再添“文旅地标”新名片,成为南京展示城市活力、吸引青年人才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