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兴市黄桥镇永丰社区将困扰翻身村居民多年堆满垃圾的绿化带转化为生机盎然的社区花园。这场由居民全程参与、社区协同推进的治理行动,不仅改善了脏乱差的环境,更探索出社区治理的新路径。

  从“菜园子”到“绿毯子”的蝶变

  黄桥镇永丰社区翻身村沿河坡地曾因长期疏于管理陷入治理困局,20余户居民自发开垦“私家菜园”,遛狗不文明现象频发,导致河道边坡逐渐沦为蚊虫滋生之地,成为社区环境治理的“顽疾”。永丰社区党总支依托“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通过线下走访收集居民意见32条,并邀请社区法律顾问、居民代表等,在现场组织“小板凳议事会”2场。深入讨论后,大家一致同意采取“人工草坪先行修复,自然草籽长效养护”的策略,对绿化带裸露区域铺设耐用性强的人工草坪,后续再补播草种。通过这种分级治理的思路,既有效解决了当下的环境问题,又为生态自然恢复留出了空间。

  “旧貌”焕“新颜”从老旧变美好

  工程启动后,施工团队先对裸露区域开展“深度理疗”,清除碎石杂物、翻整板结土壤,并铺设了橄榄绿人工草坪。“此次选用的人工草坪密集的草丝结构能够有效固沙防尘,雨后排水迅速不积水。耐踩踏特性满足日常活动需求,孩童跑跳不易磨损。无需频繁修剪浇灌,降低后期维护成本。”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新娟介绍说。在首期工程见效后,管护队立即着手推进“全域增绿”计划,对边角裸露地块实施“见缝插绿”的方式,撒播混合草籽。

  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观念转变

  为巩固成果,防止复种问题回潮,社区发动党员、居民主动认领绿地,成立“护绿队”。一方面,社区建立起了“红袖章”党员志愿者巡查队与"绿管家"养护队,另一方面,通过划分“责任田”由网格员开展日常巡查,居民共同养护。预计夏季,社区绿化覆盖率将提升40%以上。如今,傍晚河边散步人群较整治前增长2倍,新铺设的草坪郁郁葱葱,恰似一块柔软且广袤的绿色绒毯,均匀地铺展在翻身村的河坡旁。每逢闲暇时光,老人们悠然地坐在门前的长椅上,亲切地唠着家常,尽情享受着这闲适惬意的美好时光。

  此次草坪铺设整治行动在保留居民生活温度中提升治理精度,真正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这片新绿的河坡,已然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生动注脚。(赵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