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无锡市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促进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实施意见》印发,围绕住宿餐饮、养老育幼、文化旅游、家政服务等多个领域,推出系统性政策举措,一幅“服务有温度、消费有活力、城市有魅力”的高质量发展图景正徐徐铺展。

  燃活力

  聚焦民生需求品质升级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对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率达63%,生活性服务业作为民生保障与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展现出需求催化剂的强势效能。《实施意见》从基础服务和品质升级双向发力,从“舌尖”到“脚尖”、银发族到“Z世代”精准落子,让服务供给与消费需求同频共振。

  今年一季度,以旧换新带动全市家电3C类产品累计成交16.7万笔、家装家居消费9.3万套,折射出居住服务领域蕴含的巨大潜能。《实施意见》围绕住房、家电、家装、家居等居住领域的以旧换新,以发放“惠享无锡”消费补贴、消费券、免除过渡租金等形式,带动居住服务提升需求。同时在住宿餐饮、医疗健康等必需型消费领域,高端化与普惠性并重,满足多层次服务需求:积极招引各类高端设计师酒店品牌,发展客栈民宿、山居小院等新兴休闲服务;推进高水平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引入高端体检、高端假期休养等大健康服务,增加高品质月子中心数量。

  2025无锡马拉松带动周边产业效益超5.05亿元,较上届提升78.2%,创历史新高,文娱体旅、家政服务等升级型消费释放出强大经济动能,一批重点产业领域迎来发展机遇。《实施意见》提出以帆船、赛艇等项目为引领,利用公园水域、江河、湖海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水上运动设施;发展自驾旅游、康养旅游等新旅游形式,鼓励太湖游轮、房车露营、低空场景等新业态发展。完善居民家政服务消费,开展社区增值服务,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将服务范围向养老、托幼、家政、健康、快递收发等多领域延伸,通过产教融合、带岗直播、社区融合等方式,培养行业紧缺人才,加快家政服务业转型升级。

  促创新

  数字赋能培育新兴业态

  今年赏樱季,鼋头渚景区运用AR、XR、AIGC与三维动画制作技术,让游客现场扫码体验樱花自然生长、盛放的美景,超2万片樱花花瓣覆盖赏樱楼,重构赏樱雅趣;直升机空中赏樱专线回归,解锁“空中视角”的绝美无锡。以新兴技术打造智慧场景,培育智能化的服务消费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常态。

  壮大数字消费规模,广泛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VR、AR等技术,推进送餐、教育、医疗等服务机器人迭代升级;构建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门店等消费新载体,加快布局无人零售店、云柜等新业态;打造数字文旅惠民,参与开展各类惠民补贴、消费优惠活动;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实现自动驾驶服务商业化、规模化落地……《实施意见》从零售、康养到文旅、交通,多领域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

  打造新场景、激发新需求,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也是《实施意见》的关注重点。仅4月份,无锡便接连举办了首届国际它博汇、2025无锡乡村宠物市集等多项宠物主题活动,积极布局“它经济”,建设宠物医疗、宠物社交等消费业态;大力发展医美消费、健康管理等个性化、定制化消费模式,满足“Z世代”骑行、露营、音乐等悦己消费需求,5月胡彦斌2025巡回演唱会、《梁祝·一生所爱》国风视听音乐会等活动将集中在锡举办;打造新潮商圈商街,持续推进国际级中山路商圈和城市级太湖新城商圈建设,鼓励城区和县级市核心区等板块积极引育国际消费街区、国际品牌首店。

  优保障

  强化市场环境政策支持

  消费潜能的充分释放,离不开消费环境的全方位优化。

  补齐基础设施“硬短板”、规则保障“软短板”。每年踏青季,鼋头渚、灵山、拈花湾等景区的定制专线方便了不少市民游客的出行,在交通物流领域,《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出完善农村物流快递、冷链运输等服务体系,提升景区地铁站出站接驳能力。围绕城市公共建设,规划利用、改造现有文体场馆,提升演唱会、音乐节的承接能力,全面推进城市道路、公共场所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打造无障碍智能体系。开展放心消费行动,在生产领域推广无理由退货机制、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整治力度等,跨部门联合监管,加强消费信用体系建设。

  通过构建财税金融支持、人才全链培养的保障机制,系统推进生活性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持续办好“太湖购物节”四季消费主题活动,开展消费券、优惠券常态化发放,商贸、文旅、体育、交通等一批成熟领域加大发放力度,养老、健康、家政等领域试点探索。构建人才“培养、供给、评价”的完整体系:紧盯市场需求,培养酒店高级经理人、本土厨师、本土音乐人等应用型、技能型服务业专业人才;做好服务业新职业和职业标准开发工作,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活动,扩大人才供给;完善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多元化评价方式,纳入“太湖人才计划”支持范围。(龚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