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区侨办以南京“华创苑”建设为重点,努力搭建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优质平台,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特色高地和高质量发展活力强区汇聚更多侨界力量。

  强化“华”的磁场,凝聚赤子之心。广泛凝聚侨界人心和共识,引导侨界代表人士进一步弘扬爱国爱乡光荣传统,将自身发展融入祖国发展、家乡建设。看成就,明方向。开展专题培训和调研考察,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理论实践结合的多样形式,组织侨界代表人士走进响堂美丽乡村、南京集成电路创新馆、中铁大盾构有限公司等产业地标,切身感受浦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成果和广阔前景,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把牢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奋进方向。扬国风,强自信。持续深化对外文化交流,接待德国、澳大利亚等华文学校参访20余批次,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友好学校开展文化交流夏令营活动,依托求雨山名人纪念馆、青花瓷陶艺中心等阵地,积极开展集中观摩、研学体验,展示青花瓷、书法、戏剧脸谱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风采,让更多海内外华人华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话乡愁,增动能。不断丰富“同心浦口”云播平台功能,持续开展“五洲同庆 云端送福”“‘粽’情侨爱”等品牌活动,覆盖20多个国家10多万人,筑牢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根魂梦”,让侨界人士情系桑梓、心系祖国的乡愁更好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不竭动能。

  优化“创”的环境,涵养人才沃土。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在创新,关键在人才。侨界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融通中外,是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集成化力量+规范化制度。整合区侨办、侨联、海联会、欧美同学会资源,构建以区侨办为核心,社区、园区、校区为轴的“一核三轴”体系,加强同人社局、民政局等部门对接联系,凝聚服务侨界人才的合力。具化为侨服务细则,完善对侨界代表人士的走访慰问、联谊交友、援助帮扶等制度,不断探索基层侨务工作服务流程化、管理规范化的新途径。实体舞台+云端平台。坚持“侨胞之家”实体阵地和“智慧侨务”线上平台协同推进,构建侨心书苑、同心侨社、侨馨汇、网上侨胞之家等平台矩阵,为侨界人才干事创业、反馈诉求、联谊交友提供常态化渠道保障,线上线下联动指导侨企用好政策,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特色服务+精准把脉。以精准为侨法律服务为特色,依托全省首个区级为侨维权法律服务团和全市首家侨界普法教育基地,发挥司法局、检察院、法院等部门专业优势,“一案一策”为侨企精准把脉,累计帮助大渊医药等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突出“侨法大讲堂”品牌牵引,年均开展涉侨政策法规宣传、驻点法律服务等活动10余场次,当好爱侨护侨“贴心人”。

  深化“苑”的建设,赋能中心大局。聚焦综合性、实效性、精准化的平台载体建设目标,整合统筹侨资、侨智、侨网,推进项目资源、人才要素、平台渠道深度互联共享,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平台载体支撑。赋能产业强区。加大引才引智力度,举办“融在金陵 创在浦口”南京留交会浦口专场活动,向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人工智能等高精尖缺方向集聚海归高层次人才,迸发产业强劲活力。锚定低空经济这一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举办南京“华创苑”服务海归高层次人才暨低空经济产业对接活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科研实力”加快转化为“产业红利”,推动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质的跃升。赋能经济主战场。立足浦口高新区、浦口经济开发区、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等经济主战场,近年来累计举办双招双引活动80余场,接待来自美、德、澳等20多国1000余名侨商和人才走进园区一线参观考察,牵线落地项目50余个,总投资额超30亿元,助力依维柯汽车、天奥医疗等园区企业在俄罗斯、德国等海外市场实现更大突破。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软件技术等风口,开展培训、峰会、论坛等活动,邀请园区海外人才分享创新创业经验,年均举办项目路演、沙龙讲座30余场,成立4个海外院士工作室,吸纳10余名海外院士入园创新创业,近百名海外人才入选国家及省市区各类人才项目。赋能民生福祉。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支持引导侨界人士围绕发展所需、民生所盼积极参政议政,年均提交各类建议提案50余条。组织侨界力量开展慈善义诊、助老助学等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20余场,传承好侨界崇德向善、守望相助优良传统,推动宁侨志愿服务在浦口做精做实。(浦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