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梧桐心苑的意义就是为了守护身边孩子们的成长与未来。”近日,在海安街道凤山村远程教育站点举办的一场“党课讲榜样、榜样讲党课”活动上,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凤山村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吴兴宝作为“身边榜样”,以切身感受和身边案例,给现场党员上了一堂“沉浸式”的微党课。

  近年来,海安深入实施党员教育学用活动提质创优工程,创新打造“建强阵地-优化供给-深化转化”三维体系,持续激活党员教育活力。

  阵地建到“家门口”,随时随地促学

  “e站里提供的教学课件是《“典”亮学习路》,如果来不及看完,可以扫描门口的二维码,保留好页面,有空时继续学。”在暖蜂e站参加完四月份党员统一活动日的新就业群体党员唐海燕说。

  海安市统筹各类资源,在线下建好建强全市238个村(社区)远程教育站点的基础上,针对新就业群体、产业链党员职工、高龄党员等不同群体,分类建设10个暖蜂e站、60个匠人e坊、50个远教客厅等阵地,同时整合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场馆等资源,重点打造32个新时代党员教育阵地,串点连线构建“一核三片四线”党员教育精品路线,全市基本实现学习场所“一公里”半径全覆盖。同时在线上,以“海安先锋”为品牌,集成开发公众号、视频号、组工网盘、网站、电视栏目等五大终端,吸纳6万固定人群关注,年总发布各类信息、课件1200多条,让党员随时随地便捷学习。

  内容送到“心坎上”,有声有色悦学

  “看到老党员顾理昌11年奔赴数千里,为32位逝去烈士正名,我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党员曹丹在学习了课件《不能忘记的名字》后,心中久久不能平复。

  海安市围绕中心工作,聚焦基层典型,项目化推进党员教学课件开发,近五年结合各领域各行业党群关切创作课件百余部,半数在省市以上获奖,构建质量上乘、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本土党员教育课程体系,保证教育内容党员受用、供需相适、常学常新。《什么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传承》等新媒体课件屡获百万流量。同时通过开设“党课开讲啦·月讲悦听”大讲坛,实施名师名课“点单”服务,每年开展党课进庭院、进商圈、进车间、进工地、进学校等“五进”活动600余场,参训党员超5万人次,推动优秀教学资源下沉基层一线,促进党员教育“精准滴灌”。

  成果落到“行动中”,善作善成践学

  “学习的目的是指导实践,我们通过创新活动载体,让党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取能量。”海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海安市结合时令时节、重点任务,连续15年在春节、七一、国庆等节日,开展红色电影播放月活动,年播放电影超千场次。在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送理论、送温暖等“四送”活动,让广大党员节日有“卡”可打。在特定春耕、秋种等时令,开展农业技术视频培训、智能农机现场教学等活动,为123个村改善种植结构提供参考,成功培育于一批党员农场主。同时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常态化开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等宣传,先后培育“老伙伴”银发护水志愿者、鸿雁志愿服务大队等一批身边的党员榜样,推动党员学习在一线、锤炼在一线、服务在一线,促进党员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苏海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