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文商旅跨界融合赋能街区升级”研讨会在江苏无锡九里仓轻文旅街区举行。来自旅游、文化、艺术领域的十余位专家学者,以九里仓轻文旅街区的发展实践为例,深入探讨“文商旅融合”激发城市活力、赋能产业升级的创新路径。

  工信部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孙若风谈到,九里仓所定位的“轻文旅”,主要体现为“五轻”——轻量,即凭借巧妙的创意和精准的市场定位,以较低资金门槛实现高效产出;轻型,意味着项目体量相对较小,但可以承载多元文化体验,带动广阔市场;轻便,数字技术重塑了文旅生产与运营流程,使各个环节操作更便捷、响应更迅速;轻灵,体现为转身快、调整能力强;轻奢,精准满足游客对高品质与高性价比的双重期待,既契合年轻群体对时尚生活的追求,又通过精细化服务提升消费附加值。

  北京旅游学会理事、“文旅中国”·发展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吴若山认为,九里仓轻文旅街区位于无锡东部,能够衔接苏州、南通、盐城等地的客源,它的发展让整个无锡市的旅游供给空间格局更为均衡。“从文商旅融合的角度而言,九里仓经过几年的发展,通过‘梅花映月’文化艺术展演等活动,把戏曲文化与百姓的文旅消费需求衔接得很好。今年,‘梅花映月’文化艺术展演已经举办第三届,九里仓在整体目的地核心文化旅游IP打造方面已经走得比较深,当下,国内旅游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精细化。九里仓轻文旅街区给业内同仁最明显的启发在于,一定要抓住自己在文旅融合方面最独特的IP进行深耕发力。”吴若山说。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认为,连续三届举办的“梅花映月”文化艺术展演,让戏曲文化成为九里仓轻文旅街区的一张特色名片。“每年,‘梅花映月’邀请多位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得主联袂演出,既提升了九里仓轻文旅街区的文化品位,又为戏曲文化的普及做了实事。希望今后能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引入戏曲工作室、非遗工坊等举措,打造完整产业链,进一步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则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守文化培根铸魂功能,建议九里仓轻文旅街区以“美”为核心,打造独特文化地标和文化名片。

  据介绍,无锡九里仓轻文旅街区是以融合国际艺术文化表演为主题,以九里仓整体为大舞台背景,集演绎广场、智选假日酒店、品牌餐饮、潮流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新型跨界轻文旅街区。九里仓以打造具有独特城市文化标签的创意街区为目标,围绕核心“两桥一塔”进行整体贯穿,打造网红桥、地标塔、潮玩公园等核心标志景观,涵盖文化、艺术演绎、二次元、自主版权IP、灯影秀、水幕秀等高科技内容,为年轻人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