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至28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南京艺术学院主办的“雅正·和鸣:中国汉字艺术中的生活美学”展览在波兰克拉科夫、罗兹、克罗斯诺三座城市同步举办。此次展览作为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汉字艺术的创新表达深化两国人文合作,展现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国际传播新范式,是南京艺术学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又一重要实践。南京艺术学院校长张凌浩率团赴波兰出席展览开幕式,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并开展合作洽谈,取得丰硕成果。
展览以“雅正·和鸣”为主题,聚焦汉字艺术的审美意蕴及其与生活美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字道尊源”“字造万象”“字章礼合”“字在未央”四大板块、130余件南艺师生作品,呈现中华优秀文化中“雅正”的秩序之美与“和鸣”的共生智慧。
在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的首展仪式上,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静炜、雅盖隆大学孔子学院波方院长特罗伊纳尔及南京艺术学院校长张凌浩共同为展览揭幕。张凌浩表示,“南艺将依托艺术学科优势,构建数字人文的国际传播模式,助力两国人文合作。”双方就共建“两校持续性学术交流”达成初步意向,计划在艺术展览、学术研究、师生互访等领域深化合作。
次展在克罗斯诺手工艺博物馆举办。南京艺术学院与克罗斯诺科技应用大学签署《两校合作备忘录》,形成学术合作与教育协同的创新成果;与克罗斯诺手工艺艺术馆签订《展览合作框架》,共同探索艺术设计领域的前沿趋势。
展览同期在罗兹波兰社会科学大学举办。中国驻波兰大使孙霖江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更多波兰青年通过学习中文了解汉字,成为中波友好交流使者。波兰社会科学大学校长帕托拉表示,展览为师生们提供了解中国汉字艺术的良好契机,愿在艺术教育等更多领域加强合作。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静炜表示,“作为‘国际中文日’活动支持项目,南艺的实践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新范式——以艺术为媒,让语言文化传播更具感染力。”未来,希望语合中心能与南京艺术学院展开更多层面的合作,助力中华优秀文化在全球绽放异彩。
展览期间,南艺代表团与波兰家园公民协会主席哈伯、维斯瓦大学孔子课堂负责人高永革分别进行了五场主题演讲和五场讲座,均引发热烈反响。
展览开幕后,南艺设计学院团队一行先后与卢布林双年展策展人塞巴斯蒂安、华沙美术学院马耶夫斯基教授商定共同主办艺术双年展以及研究生联合培养等事宜。
通过艺术展览、学术对话与战略合作的三维联动,南艺构建起中波艺术教育合作的立体网络。张凌浩表示,南艺将以此次展览为重要节点,进一步落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倡议,通过建立海外学术交流和教学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国际化艺术设计人才、举办双年展等举措,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