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宁句同城化的桥头堡,句容宝华镇正以一场“网格化革命”破解超大型社区的治理难题。这座户籍人口3万人、常住人口6.75万人、服务人口达12万人的“超级乡镇”,依托全省首批基层治理试点机遇,创新构建“一网统管、五方聚力”治理体系,用375个微网格织就基层治理“针脚”,让城市形态与乡村肌理在现代化治理中和谐共生。
“解剖麻雀”式网格重构
面对新城片区城市化加速与外来人口激增带来的“小马拉大车”困境,宝华镇将原有的78个网格扩容至120个基础网格,再细分为375个50-100户的微网格,形成覆盖楼栋、商铺、企业的立体网格体系。针对物流园区创新“网格分类、服务合并”机制,同类经营主体15-20家划为专属网格,机关部门对周边商铺实行“包干辐射”,物业管家按楼栋认领微网格,实现治理触角无死角延伸。
“五维矩阵”激活治理动能
该镇构建起基层治理“人才矩阵”:村社干部挂牌包干、128名机关人员认岗领责、66名执法队员全域覆盖,更创新引入物业管家担任“移动探头”。宝华镇集成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党政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网、执法力量驻网”机制,已实现每个网格配备5类治理主体,形成“小事不出微网格、大事不出综合网格”的处置闭环。
“数字大脑”赋能治理革命
在宝华镇集成指挥中心大厅,城管,物业,市政等部门入驻,系统接入智慧消防、森林防火蓝天卫士等指挥调度系统,在平安句容APP基础上增设开发“宝满意”模块,将党建服务、环境监测等六大模块纳入“一屏统管”。2024年以来,依托“网格发现—中心派单—部门处置—结果反馈”全链条机制,12345工单总量同比下降20.8%。
“三级响应”破解治理顽疾
针对基层治理中的“疑难杂症”,宝华镇建立分层处置机制:网格员1天办结简易事项,部门联动3天攻坚复杂问题,联席会商7天破解顽疾。在仙林印象小区,物业管家兼任微网格员后,通过“宝满意”APP上报的飞线充电问题,48小时内即完成充电桩增建。这种“未诉先办”模式,使网格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效率大幅提升。
“基层治理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要产生化学反应。”宝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打造“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新范式,不断将治理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陈祖丹 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