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尾效应”持续释放、多元场景亮点不断、“反向旅游”成为新宠……
文旅添彩,“逛吃游”里品城市魅力
摄影:宗晓东、李一芳、朱吉鹏
“金发碧眼”流连于太湖风光,“春晚分会场”的标志旁簇拥着准备留影的游客,远离城区的绿地、麦田、竹林“长”出了一茬茬户外爱好者……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无锡文旅市场活力满满,入境游持续升温,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的“长尾效应”进一步释放,“反向旅游”赛道强势崛起。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无锡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4%,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62%。1—4日,南长街与映月里街区分别接待游客77.98万人次、48.01万人次。
免签政策+海外推广,入境游持续升温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5月2日,来自俄罗斯的白薇薇在参观完灵山景区后感慨。“五一”假期,入境游热潮涌动,外国游客数量实现翻番。“去年‘五一’我们接待了三四百名外国游客,今年得近千人。”无锡裕德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王粮钢说,以往,锡城的入境游客主要来自日本、新加坡、印尼等国家,而今年,除了这些国家外,其他国家游客数量也在增加,“我们仅接待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游客就多达100多人。”
“外国游客人数上涨快,一方面得益于免签政策范围的扩大,另一方面也与无锡不遗余力地进行海外推广有关。”一位国际旅行社负责人介绍,他近日将与市文旅局一同前往日本大阪世博会,参与入境游的海外宣推工作。2025年全球旅行商大会举办在即,境内外主要客源国头部旅行商企业、国内各省市入境旅游头部企业在锡城集结,业内人士分析,无锡入境游市场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而惠山古镇、鼋头渚、三国水浒城、灵山等本地人心中的经典地标,同样受到“老外”青睐。裕德国旅相关负责人介绍:“东南亚国家的游客更喜欢选择前往灵山、三国水浒城等景区。而欧美游客则是对自然山水、园林建筑更感兴趣。”俄罗斯游客唐曦兰告诉记者:“走进惠山古镇,特别让我动容的是那些老宅和庭院,有一种充满诗意的感觉。”
复刻场景+拓展内容,春晚“流量”变“留量”
虽然距离总台春晚已经过去4个月的时间,但作为分会场的无锡热度依然强劲。根据携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梅里古镇、拈花湾、宜兴窑湖小镇等各个春晚取景地都是“人气王”。
为了满足游客“跟着春晚游无锡”的文旅体验,曾经在总台春晚中出现的场景被一一还原。在惠山古镇映山湖舞台,《山湖月夜图》大型山水情景剧上演,复刻春晚同款节目《“喜”上眉梢》;春晚同款摇橹船在宝善桥迎来首航,解锁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诗画清名·乐动江南”江南风情主题演出带来民乐演奏、歌舞表演;梅里古镇望虞桥畔,随着演员手持火壶腾空而起,在《无锡景·家国情》中水火交融、星河辉映的古镇重现眼前。
仅仅是复刻还不够,多处总台春晚取景地还打造新场景,将春晚“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留量”。映月里街区迎来开街,持续6天的西水市集囊括60多家非遗手作、潮流文创摊位,加上茶香雅集、惠民演艺,打造“从早嗨到晚”的沉浸式体验;梅里古镇引入机器人,不仅能迎宾互动,还能表演川剧变脸、舞狮、民乐等,1日—5日,古镇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25万人次,部分热门餐饮店需要排队1小时以上;江阴外滩的“远望二号”首次开放夜游体验,假期首日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
玩转IP+优化产品,锡城“文艺范”十足
优质多元的文化产品,创意十足的消费场景,让这个假期的锡城“文艺范”十足。
天上村前历史文化街区引入《西游记》IP,借助AIGC黑科技+多媒体手段,还原取经名场面,现场还设置了故事场景打卡点,汇集了精美的IP文创;荡口古镇上演了明代水乡婚礼,设置了即兴舞台秀、华府家丁招募、抛绣球等互动环节,邀请游客在逛古镇的同时参与剧情;红砖墙上装饰着形态各异的小熊玩偶,还有蔷薇花爬满墙面,就因为这面墙,位于新吴区的1969创意工场火了,人们来此拍照打卡,享受悠闲的假日时光;锡东新城九里仓轻文旅街区传出了婉转悠扬的戏曲唱腔,与阵阵喝彩声交织出一曲假日交响;江阴国乐岛集市汇聚了多家创意品牌,“五一”假期首日岛内游客接待量超万人次;宜兴大觉寺的素博会人山人海,游客在此开启了美妙的“舌尖”之旅……
这个假期,同样火爆的还有文博场馆。“第一次夜游博物院,没有白天人那么多,环境舒适,很出片。”市民刘女士和女儿精心打扮了一番,专门到无锡博物院打卡“繁花与缪斯:阿尔丰斯·穆夏的世纪绮梦”。锡博相关负责人透露,“五一”假期锡博日均接待人数超万人次,有不少外地游客专程前来观展。东林书院内新增了市集摊位,汇集了“逢考必过”“千年书院”等主题系列文创产品。“‘逢考必过’卖得很好,很多家长和孩子来买,图个好彩头。”工作人员介绍。
逃离拥堵+深耕体验,“反向旅游”成新宠
当主流景区还在为纷至沓来的游客操心如何“丝滑入场”时,一场以“逃离拥堵、深耕体验”为核心的反向旅游潮正在兴起。在古道徒步探险、在农场喂马钓虾、在湿地公园静候落日……今年“五一”假期,以“体验经济”为主导的“慢充式”旅行成为新潮流。
4日,在阳山旅游度假区的桃田里农场,9岁男孩瑞宝的妈妈正坐在池塘旁,看着他与同伴带着网兜深一脚浅一脚地摸鱼。“放了假就想带着家人好好放松下,实在不想人挤人地去凑热闹。”瑞宝妈妈说,这里地方大,玩的项目也不少,体验感会好很多。她的感受代表了不少游客的心声。“五一”假期,主打“亲近自然”的阳山旅游度假区迎来一轮客流高峰,1日—2日,景区人流量接近3万人次,酒店、民宿的平均入住率高达95%。
更多的人带着松弛感,奔向人少景美的小众景点。记者随手一刷朋友圈,支起帐篷“躺”进山水间的画面高频出现。“找个喜欢的地方,坐拥360度环绕式风景。”“不用排队,和朋友一起发半天的呆,主打一个惬意。”业内人士指出,当旅游从“空间位移”转向“时间沉浸”,其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将实现几何级增长,而对于停车、如厕、就餐环境等配套设施也要及时跟上,提升游客体验,才能真正实现锡城文旅业态的蝶变升级。(黄梦羽、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