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出的360万元眼看要“打水漂”,对方公司只剩一堆落灰的小家电,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从一叠发货单中发现关键线索,追回应收款结了案。
某电器公司向某纺织公司无抵押借款500万元,但因经营策略的失误以及市场环境的突变,仅偿还140万元后便无力还款,加之公司股东之间纠葛不断,电器公司未能继续经营。纺织公司向电器公司及其股东多次催要无果后诉至崇川法院,法院判决电器公司偿还借款360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
由于电器公司未按判决履行义务,纺织公司申请强制执行。经查,电器公司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执行法官李晨仅从纺织公司处得知对方租赁的仓库内尚有部分小家电,决定前往调查。
李晨和团队成员到达现场后,看到仓库里的小家电数量较多,有些甚至在研发阶段尚未投产,如何执行让大家犯了难。此时,仓库角落的一摞单据吸引了李晨的注意,这些单据都是电器公司的发货回单,且都有交易对方的签字,也许这些回单隐藏着追回欠款的关键线索,遂立即办理扣押结算单据的手续,同书记员康宏伟挨个拨打交易对象的电话,询问债权债务情况。经过三天的努力,终于发现了重大财产线索——电器公司向北京某通讯公司发送大量货物后,有近400万元的应收账款尚未收回。
这一发现宛如黑暗中的一缕曙光,为执行工作推进带来了转机。与北京某通讯公司沟通了解相关情况后,李晨立即赶往北京,第一时间向该公司送达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由于该公司应结金额需要进一步查实产品状况以及入库情况方可确定,又经过3个多月的等待后,北京通讯公司终于将案涉款项全部汇至法院账户。
近日,执行款汇入纺织公司账户后,该案画上圆满句号。纺织公司董事长阚进遂将锦旗亲手交到李晨手中。
近年来,崇川法院立足职能,依法履职,担当作为,以打造“崇商·濠满意”品牌为契机,持续推进“法治护企”专项行动,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崇川法院将继续着力稳定市场预期,精准回应企业诉求,推动司法惠企服务更加可感可触,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不断提升经营主体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满意度,以司法工作的“最优解”交出营商环境的“满意卷”,让更多的“金凤凰”在崇川落脚栖息、展翅翱翔。(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