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劳动节与五四青年节相继到来之际,南京华润国睿项目的建设现场一片火热。4月30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项目9号楼顺利封顶,这是中建七局二公司建设者们献给双节的一份厚礼,也是青年奋斗者们用汗水书写的青春答卷。
作为南京市重点工程,该项目地处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周边政府机关、学校与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环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窗口期短、扰民投诉风险高,每一项挑战都考验着建设者的智慧与担当。“我们把工地当作战场,用匠心回应期待。”中建七局二公司项目经理龙毅介绍,面对19米外居民楼的沉降监测压力,建设团队创新采用“错峰施工+实时监测”模式,24小时动态追踪基坑数据;以隔音屏障替代传统围挡,将噪音控制在55分贝以下,中高考期间主动停工,用“无声施工”守护城市安宁。30天啃下风化岩破碎硬骨头,60天攻克正负零节点,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建设团队,用“白加黑”“5+2”的坚守兑现了对市民的承诺。
封顶现场,项目党支部书记王亚伟的安全帽下渗出细密汗珠:“我们通过设立多个党员责任区和青年突击队,把‘保质量、保进度、保民生’写进攻坚承诺。”除了在施工一线亮身份、比作为,项目党支部还将党旗插在防汛一线——为社区提供移动休息房、组建党员防汛巡查队,用300余个日夜的坚守,换来业主单位2封表扬信与街道办事处的致谢函。“塔吊转动的轨迹,就是新时代建设者的奋斗坐标。”青年工程师小王擦拭着胸前的党徽,目光投向即将全面封顶的楼群。
从晨光熹微到灯火阑珊,400余名建设者用指纹打卡机记录着平凡而坚实的付出:绑扎钢筋时磨出的老茧,测量放线时校准的毫米误差,深夜巡查时手电筒划过的光束……这些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正化作城市天际线的新高度。当9号楼的轮廓在晚霞中渐次清晰,中建七局的建设者们正以青春之笔,绘就城市发展的新画卷。(王清权 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