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劳模、是工匠,更是榜样。实验室、项目一线是他们日夜奋战的战场,在数据与仪器间,他们深度探寻材料科学的密码;从攻克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创新突围,到推动绿色化工的低碳转型,他们将智慧熔铸于分子结构,让匠心跳动在产业前沿。

  在江苏金桐表面活性剂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于装置之间。作为公司技术骨干,南京工匠、江苏金桐表面活性剂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工程师王国州用十二年光阴书写了一段从普通操作工到南京工匠的奋斗故事。

  2012年入职时,王国州还只是烷基苯联合装置的一名普通操作工。“那时候每天跟着师傅巡检,工艺流程图都快被翻烂了。”2018年,王国州全过程参与了公司自主研发国内首套新型HF工艺生产高端润滑油添加剂项目。凭借一股韧劲,他夜以继日研读图纸、深入学习工艺原理,逐步掌握系统性分析能力。正是这段经历让他领悟到:“技术深度源于一线实践与持续学习的结合。”

  2019年12月9日,国内HF工艺高碳烷基苯项目投产,王国州负责装置的进一步优化生产。项目先期800吨产品投放市场后,引起市场巨大反响,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在王国州的办公桌旁,10本泛黄的笔记本整齐排列。他运用“记录-复盘-验证”的学习法,每次处理完工艺异常,都会将相关情况记在“错题本”上。这些承载着十二年来工作经验的手写笔记,如今已转化为10余项国家专利和标准化单元操作指南。

  作为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创人,王国州积极投身产学研,主持并参与科研项目5项,拥有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撰写科技论文2篇,主编《化工生产技术》高校教材1部。工作室还着力开展技师带徒、实训实操和培训交流等活动,每年培训职工54人次。

  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专注执着的创新态度与代际传承的责任担当。从操作工到南京工匠,从一线班组到创新工作室,正如王国州在笔记本扉页所写,“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新征程的起点,每代产业工人都有自己的星辰大海。”这位扎根生产一线的南京工匠,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产业工人的使命担当。(赵雅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