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揭晓,由江苏省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市现代传媒集团)、江苏恐龙园赞奇影业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觅渡》获优秀故事片奖。
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颁奖现场
电影《觅渡》出品方代表江苏省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正刚、总经理胡玺鼎,影片导演宁敬武,总制片人、江苏恐龙园赞奇影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沈爱华共同出席颁奖活动。
电影《觅渡》海报
电影《觅渡》描绘了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革命领导人践行革命理想道路的成长历程,将“三杰”的故事纳入影片中,以非单元式结构,创造性地“一片写三杰”,展现了百年前三位中国杰出青年的坚定信仰和热血青春。此前,该片被国家电影局推荐为2023年度重点档期优秀国产影片,获“第36届金鸡奖最佳音乐奖”“2023年度国防军事题材优秀影片奖”、第20届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最受传媒关注音乐”等荣誉。
《觅渡》获奖鼓舞人心
电影《觅渡》由江苏省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市现代传媒集团)、江苏恐龙园赞奇影业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总工会、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常州市天宁区委员会联合摄制。
电影《觅渡》剧照
影片出品方表示,影片力求让三位先驱的故事,不再是教科书上遥远的历史,而是通过饱含温度的历史细节,诗意深情的演绎,展现出国家和个人命运血肉相连的波澜壮阔时代。
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良认为,影片有着重要意义。他表示,“觅渡”之于全国,是致敬先驱的光影赞歌,“觅渡”之于江苏,是牢记嘱托的文化担当,“觅渡”之于常州,是感恩奋进的红色基因。
《觅渡》的创作,得到了“三杰”家乡常州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三杰”亲属为主创提供大量真实史料。该片举办首映活动时,张太雷的外孙冯海龙将军夫妇也分享了感受。出品方特别向常州三杰纪念馆赠送电影《觅渡》定制拷贝。
电影《觅渡》拍摄现场
《觅渡》是“金牌”齐聚的品质之作。“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的扮演者分别是深耕电影领域多年的“演技派”宋洋,在数十部影视剧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张桐及谷嘉诚。瞿秋白妻子杨之华由出演过《中国医生》《湄公河行动》的冯文娟扮演。知名特型演员卢奇友情出演孙中山一角。
除了精心挑选的台前主演阵容,《觅渡》的幕后团队一样是星光熠熠:电影由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副会长,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宁敬武执导;文学顾问是曾经创作过以瞿秋白与杨之华爱情故事为蓝本的电影《秋之白华》编剧苏小卫;音乐创作由金牌音乐制作人捞仔担纲;主题曲演唱者是实力派歌手谭维维;另外,在制作方面,剧组特邀了《红高粱》录音指导顾长宁、《霸王别姬》造型指导徐广瑞等多位业界专家加盟。
主创者的真挚情感
总制片人沈爱华回忆,《觅渡》剧本创作九易其稿,精心拍摄两个多月,前后历时三年多的精雕细琢。导演宁敬武表示,电影《觅渡》努力让观众感受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位百年前青年革命家的心跳和温度。用120分钟的时长,充分展现了百年前中国青年的热血、勇敢与赤诚。
《觅渡》是江苏持续多年在影视生产上扎实深耕、从观众立场出发的创作态度的品质之作。
2025年到来之前,沈爱华是江苏恐龙园赞奇影业公司总经理。新年开启,她转任艺术总监,开始新一轮奔跑。尽管角色有所转换,但仍然会为电影市场的强劲开局感到振奋,同时作为影视人又感到压力倍增。
沈爱华从媒体业转型影视圈,曾担任常州市影视家协会主席,为常州影视产业腾飞做出贡献。
应该说,这种改变对她来讲并不容易。
翻开恐龙园赞奇影业创建3年多的业绩簿,主导或参与的电影《觅渡》《雄狮少年2》,纪录片《从数学才子到抗战名将》,广播剧《谋将来永远幸福——张太雷 》《彩虹路上》,舞台剧《盛宣怀》,歌曲《觅渡者》等有8部之多。另有纪录片《不系之舟——苏东坡》《姜椿芳》,图书《东坡传》、舞台剧《盛宣怀》巡演、原创本土题材广播舞台剧《夕阳下的幸福阳光》等项目正在推进中。
在这之前,沈爱华主导创作的电影《邓稼先》《秋之白华》,电视剧《天娇》《青果巷》,广播剧《永久的青年——瞿秋白》《谋将来永远幸福——张太雷》《彩虹路上》计7部作品,均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五个一工程”奖与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并称中国出版界“三大奖”,沈爱华带领的团队7度榜上有名。
恐龙园赞奇影业的创作已走向想要抵达的彼岸和高峰,而沈爱华则被业内称为“勇于奔跑的影视人”。
艺术血脉的贯穿
《觅渡》的成功,在于“走出小我,拥抱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心怀观众,感恩观众,增强电影共鸣能力;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做强中国电影”。
在影视产业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天地里一路走来的沈爱华,像一位探路者,为此前没有独立制片经验的常州人闯出了一片自主驰骋的天地,其中的甘苦,恐怕也只有她自己深知。作为女性,有时候看到从前的照片,她会感慨地与朋友说:“头上冒出来的白发,看到了岁月的匆匆!”
影视创作确定无疑成为沈爱华人生中的情感寄托,至于原因,她坦言“就是因为喜欢”。
不过,这种看似简单的“喜欢”,暗合某种衣钵的传承。
“我爸爸是沪剧导演,他一生导演了无数场戏,90岁高龄还在思考。你说他一辈子得到了什么?可能就是享受演出过程中观众随剧情或欢笑或落泪,那种作品得到承认的感受吧。在这一点上,我受父亲的影响很深。”沈爱华说。
江苏省电影集团总经理胡玺鼎、导演宁敬武与总制片人沈爱华(从左到右)在颁奖现场
在外人看来,父女之间无形中的言传身教,让她得到了艺术血脉的贯穿,影响更深的是执着精神的传扬。
沈爱华一直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能拍一部关于文艺和传承的好作品,把江苏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表现在里面,把江南地方文化和人文精神表现出来,让观众在重温江南文化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了解江苏、了解常州,再做一部真正的江苏作品。
事实证明,沈爱华已从中觉察到观众真实的情感需求。她不会就此止步,会慎终如始地打造一张又一张新时代的常州文化名片。(梁平 常州相关机构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