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2024年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十佳案例”和15个“优秀案例”名单,由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报送的2个案例分别入选。此前,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征集评选了一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专题介绍相关案例。
近日,江苏畅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数据支撑知识产权管理,专利申请前置评估促进高价值专利产出》案例,成功入选江苏省2024年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依托构建在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的企业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江苏畅远科技探索出“政府端+企业端”的双服务模式,打造出一套知识产权智慧管理的“无锡方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构建“政府+企业”双端平台
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区示范园区,无锡高新区长期在知识产权管理中面临数据体量大、维度多、分析难的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委托江苏畅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企业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系统集成海量专利、商标信息,运用先进的数据清洗、挖掘和AI分析技术,实现了对区域知识产权的全面监测、科学分析和精准服务。
平台分设“政府端”与“企业端”。政府端以工作台、产业分析、代理机构分析、年费监控等九大模块为支撑,实现对区域高价值专利、重点产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核心要素的动态分析,为科技、招商、知识产权等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多维度、图谱化的数据支撑。
企业端则侧重于服务企业个性化需求,通过建立知识产权台账、发明专利年费提醒、代理机构筛选、竞争对手知识产权监控、专利评估管理等功能模块,帮助企业实现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
与此同时,畅远科技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大为知识产权等机构,还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专利申请前置预评估服务中心”和“企业知识产权大数据服务中心”,实现AI技术与人工服务的深度融合,为企业提供公益性、高质量的专利申请评估和价值分析服务。
让知识产权看得见、管得住、用得好
平台上线后迅速释放服务效能。政府端帮助管理部门一屏掌握辖区企业创新活力与专利质量,全周期辅助创新企业精准培育和项目决策。科技部门据此构建“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库;招商部门掌握各产业链专利布局,推动招商与产业规划精准落地;知识产权部门实现分类服务、靶向管理,有效激发区域创新潜能。
一组数据印证成效:2024年上半年,210家企业发明授权“清零”、379个市场主体完成商标注册;新增发明授权1850件,同比增长97.54%;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达到10409件,同比增长27.08%;质押专利484件,同比增长45.65%;专利奖获奖专利达16项,同比增长14.29%。
企业端则受到市场广泛欢迎。自2024年5月28日试运行以来,截至7月19日,平台注册企业达421家,访问量超3000次。12家企业通过平台完成专利申请前置评估,86家企业建立了竞争对手知识产权监控库,有效提升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中的应对能力。
平台的双端协同,有效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融合,促进数据互联共享,为构建更加公平、透明、智慧的区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可复制的知识产权“无锡模式”
从理念创新到落地实践,江苏畅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出的这套智慧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意义深远。
一方面,平台创新性提出将“碎片化、孤岛化”的知识产权数据整合为统一体系,通过AI技术与人工服务并重,推动知识产权管理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型,为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科技助力”。尤其是在专利申请前置评估领域,平台实现对待申请文档的语义理解,从专利性、技术性、市场性等维度科学预评估,提升了发明质量和授权成功率。
另一方面,平台作为知识产权全链条公共服务的“中枢”,实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闭环管理,为地方政府提供一站式的治理工具,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发展助力,显著提升了区域营商环境的“软实力”。
目前,该平台已在浙江金华、南京江北新区、扬州广陵区、南通通州区等地成功复制推广。(张本甫 朱雨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