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市鼓楼区法院成立全省首个知识产权教授调解工作室,并聘请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张春艳为特邀调解员。
张春艳是江苏师范大学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具有丰富的知识产权学术及教学工作经验。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大学教授参与知识产权案件的调解,有利于充分发挥教授的专业技能,帮助定分止争;同时,真实生动的案例又能够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法学理论研究,两者相辅相成。她表示,一定会把调解工作落地做实,逐步增加高校师生参与司法调解的深度和广度,打造“校院合作”的标杆样本。
徐州市鼓楼区法院院长李娟提出,要借此契机进一步深化拓展院校合作交流,重点围绕矛盾纠纷化解、典型案例打造、理论实务课题研究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切实强化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与法学教育的良性互动、双向赋能。一是增强合作共识。法院提供审判案例、实践经验等素材,高校提供最新法学理论、前沿法律咨询等智力支持,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审判实务有机结合、融合共进。同时聚焦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有效开展合作调查研究,促进实现审判工作、理论研究与服务大局之间无缝衔接。二是深耕司法实践。知识产权案件类型新、难度大,对调解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树牢“一次解纷”理念,依托人民法院调解服务中心做好前端调解工作,不断充实特邀调解员队伍,将理论知识与司法实践结合,在调解中提供专业的意见,有助于实现实质解纷。三是完善育人机制。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团结协作”的原则,通过举办法学研讨会、研究报告交流和学术讲座等方式,积极构建审、学、研一体化格局,加强法官和师生之间的法律理论和实务交流,推动形成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合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审判人才队伍和优秀法学人才队伍,努力实现审判工作和法学研究工作共上新台阶。(张艳玲 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