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春意盎然。4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国文化馆协会、扬州市文广旅局、邗江区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春季“村晚”示范点展示暨“我要上‘村晚’‘艺’起下扬州”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樱花小镇举行。
活动以“人民唱主角,文旅促振兴”为主题,通过文艺展演、非遗展示、文旅推介等形式,展现扬州乡村文化魅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村晚”累计举办超50场,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文旅先行。近年来,扬州市文广旅部门紧扣扬州市委市政府“三个名城”建设部署要求,聚焦文旅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创新推出了“我要上‘村晚’‘艺’起下扬州”系列活动,以丰富多元公共文化服务,更好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
目前,“我要上‘村晚’‘艺’起下扬州”系列活动已成为扬州市文旅融合的重要品牌和IP,连续两届累计举办“村晚”活动超50场次,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3000万,网络浏览量超3亿人次,覆盖全市20个乡镇(街道),参与选手达5000多人次,实现了全市域全覆盖,成为国内知名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先后获得江苏省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十佳项目”和“优秀案例”,并受邀在全国文化馆工作会议上作优秀案例经验交流。
“今年‘村晚’活动做到全民参与零门槛,辐射半径再扩容。”市文广旅局公共服务处处长苗芹介绍,2025扬州“村晚”在总结前两年“村晚”经验基础上,坚持群众唱主角,搭建百姓大舞台,以更贴近群众的歌唱选拔赛为活动载体,将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除了首场活动在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樱花园启动,接下来还将走进仪征市陈集镇孔雀山公园、广陵区大水湾街区、江都区邵伯古镇等景区、景点举办海选。活动以歌唱选拔赛的形式举办,市民、村民、游客有歌唱爱好都可以直接参与。同时,“我要上村晚 艺起下扬州”活动还将走出本市,在安徽马鞍山、浙江嘉兴以及本省的泰州市同步举办,辐射长三角地区。
非遗与潮流碰撞,全民共享“星”光闪耀
当天的启动仪式在欢快的开场情景歌舞中拉开帷幕。上千名当地村民和游客早早来到了活动现场,裔家牛肉、黄珏老鹅……非遗市集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村民和游客在观看演出的同时,还能购买到心仪的特产,欢声笑语不断。
演出活动现场,扬州本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交相辉映。邗江区作为“中国琴筝艺术之乡”,带来女子群舞《花香鼓舞》和琴筝表演《沧海一声笑》,展现传统非遗的青春活力。广陵、邗江、仪征、江都、高邮、宝应等县区通过主持人趣味“比拼”,以串烧的形式推介各地文旅特色——广陵古城的历史街巷、邗江的渔村风情、高邮的“爱情文化”与双黄蛋、宝应的荷藕之乡与乱针绣、江都的美食大集、仪征的生态集市等,生动呈现扬州“一城一韵、一村一品”的文旅魅力。此外,安徽黄梅戏、浙江越剧、泰州京剧等跨区域戏曲联唱,以及少年街舞《悟空》、摇滚歌舞《你要跳舞吗》等节目,彰显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融合创新。
“在家门口不仅看大戏,还能买到各地的土特产,过瘾!”村民王大爷笑着嘴都合不拢。
“村晚”系列活动正式启动,“音乐+文旅+夜经济”精彩亮相
晚上8时许,随着全场倒数声,长塘村党委书记敲响大锣,正式启动2025年“我要上‘村晚’‘艺’起下扬州”系列活动。随后,首场“村晚”海选接力登场,24名选手唱响春日夜空。据悉,2025年“村晚”活动将持续至10月,融合文艺海选、非遗市集等主题活动,草根达人闪耀“村晚”舞台,并通过文旅消费券、乡村游线路推广等方式,吸引游客“下扬州、赏四季、品文化”。
省文化馆、扬州市、邗江区等领导以及来自安徽马鞍山、浙江嘉兴、江苏泰州等地的文化馆负责人、驻扬高校师生等出席启动仪式。活动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扬州发布”等平台同步直播,吸引全国观众“云参与”。
这场“村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音乐+文旅+夜经济”的一次精彩亮相。扬州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全国春季“村晚”示范点展示活动以文化为媒、以乡村为舞台,不仅展现了扬州“好地方”的文旅底蕴,更通过群众参与、区域联动、业态融合,结合特色节日推广、非遗保护传承、旅游产业发展,同步举办开展文旅产品推介、非遗市集、直播带货等系列活动,培育新消费增长点,探索出一条“文艺搭台、经济唱戏、惠民共享”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居小春 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