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2024年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十佳案例”和15个“优秀案例”名单,由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报送的2个案例分别入选。此前,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征集评选了一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专题介绍相关案例。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提交的《依托多元服务 锚定深地战略》案例成功入选江苏省2024年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这背后,是一场围绕“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国家战略,展开的高水平协同创新实践。
作为我国地学与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中国矿业大学依托自身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紧密对接徐州市打造的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构建起“知识产权+科技创新”的融合服务链,助力科研团队在深地能源资源开发、深地空间智能构建、物质封储与安全防护等多个领域攻坚突破。
深地战略启航,知识服务先行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聚焦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徐州市依托中国矿业大学与本地大型企业联合成立云龙湖实验室。
为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矿业大学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快速响应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围绕云龙湖实验室的四大核心研究体系,量身定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方案,提供科技查新、专利布局、快速预审等服务内容,为科研团队提供从立项到产业化全过程的知识产权支撑。
精准对接需求,打造高效服务链
在服务过程中,中心始终坚持“主动对接、精准服务”的理念,成立由专业人员、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组成的VIP服务团队,深度融入云龙湖实验室,动态跟踪其研究方向、成果及发展需求。
他们不仅建立了完善的服务台账,还通过数据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研究,为科研人员提供关键技术、国际发展趋势和专利热点的研判报告,帮助团队精准定位研究方向,避免重复投入,大幅提升研发效率。
在此基础上,中心探索“科技查新+知识产权服务”的新模式,围绕高价值专利培育,帮助科研团队从源头把控技术创新的质量。通过与中国(徐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建立“协同中心”,实现专利快速预审绿色通道,目前已有5件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服务成果亮眼,科研成效突出
自2023年6月起,中国矿业大学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已累计为云龙湖实验室推送科技文献235篇、专利文献272篇,出具科技查新报告4份,完成专利可行性评议报告5项,专题培训4次,形成多份高水平专利分析报告,为产业发展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在中心的助力下,云龙湖实验室成功申请发明专利26项,参与制定标准4项,发表高质量论文22篇,科研人员屡获省级和国际荣誉称号。
更重要的是,一批关键技术正在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实验室与徐州地铁集团合作研发了缺陷检测仪、高速双向随钻通信装备等智能装备,与中国铁建、中煤集团技术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助力新质生产力,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赛道上,中国矿业大学以知识产权服务为“催化剂”,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加速驶向“产业链”。通过对“深地空间复杂控渗构造地球物理探测机理”方向的文献分析,云龙湖实验室研发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震电磁一体化装备,已成功实现国产化并产业化,为我国深地工程技术提供了坚实支撑。
中国矿业大学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还注重科研能力与知识产权意识的双向提升,推出“专利导航”“项目微导航”等服务模式,强化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思维,优化创新路径,增强科研“软实力”。
样板意义凸显,服务经验可推广
本案例不仅在徐州本地取得显著成效,也为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探索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其“方向-定位-路径”服务模式,以数据分析为支撑,以科研目标为导向,实现了服务精准化、成果可视化、决策科学化,形成了知识产权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型样板。
随着中国矿业大学与云龙湖实验室携手不断深入探索“地下国土”,知识产权的力量正成为深地战略持续推进的重要引擎,为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提供坚实保障。(张本甫 郭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