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合同储备多点联动
无锡物资储备规范化管理居全省前列
昨日,省物资储备规范化管理推进会暨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在锡举行。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市以“五大提质行动”为抓手,做深“1+2+N”物资储备模式,做强“市+市(县)区+街镇+社区+家庭”物资多元储备格局,物资储备规范化管理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我市加强应急物资保障和基层应急能力布局,为城市发展筑基强本。通过深拓“1+2+N”物资储备模式,我市强化了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合同储备以及多点联合态势,开启物资储备新局面。去年全市新增储备物资2.85万件,价值700万元;合同储备除了猪肉、蔬菜、方便食品,还扩充到帐篷、棉衣、睡袋等通用应急物资;能力储备企业增至55家,涵盖通用应急、防控防疫、仓储物流多行业。我市还与毗邻城市加强联动合作,与上海、苏州、常州、湖州、宣城等地签约形成“4小时”物资保障圈,进一步提升物资保障水平。
防范抵御重大风险,物资储备需多元化。去年,我市纵深拓展“市+市(县)区+街镇+社区+家庭”物资多元储备格局。市本级和江阴、宜兴、锡山、惠山1+4仓储体系基本形成,不少街镇、社区在多灾易灾、人口密集地区开展物资储备点改造,其中仅梁溪区民丰社区、江阴澄江街道、宜兴经济开发区、新吴区梅村街道改建后仓库总面积就达485平方米,在储物资价值近280万元。
物资储得好,应急保障能力亦要跟得上。近年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试行办法”,并以桌面推演、场景模拟、实操作训等方式开展应急演练,建立公、铁、水、空一体高效运输网络。我市去年向青海、西藏等受灾地区紧急调运棉衣、保温桶等物资4.9万件,并在冬季雨雪冰冻期间向市城管局等单位发放除雪御寒物资0.71万件,应急保障效应凸显。
据悉,今后我市将进一步健全网络,逐步实现突发情况下首车1小时出库,市内3小时送达,联动城市6小时送达,省内12小时送达目标,增强物资快运快调效能。
活动现场,来自全省的19家物资储备和应急保障单位还现场展示了各类应急救援包、帐篷等物资,以及用于搜索被困人员的生命探测仪、无人机、机器狗等先进设备,并开启无人机现场演示空中搬运40公斤储备物资。参会人员纷纷赞叹“科技赋能,应急救援更智慧高效”。(朱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