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4月18日,海安法院通过“模拟法庭+法治课堂”的形式,为海安市实验小学五年级的部分学生带来了一次生动形象且富有深刻教育意义的“零距离”法治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观摩学习,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法律的程序性和严谨性。

  随着法槌的庄严敲响,青涩的开庭声响起,一场名誉权公开庭审案件正式开庭。学生们身着法袍,手持卷宗,瞬间化身为法庭上的各个人物——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被告,他们迅速进入角色,整个庭审过程严谨规范、有序进行。台下同学们认真旁听,“沉浸式”学法,“零距离”体验庭审过程,感受司法的神圣与威严。

  在法治小课堂上,民一庭法官助理王海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阐述民事行为能力等相关法律概念,从模拟法庭的案例出发,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们掌握应对名誉侵权行为的正确方法,以一种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保存证据”“报告家长和老师”等具体做法的重要性。整个过程中,学生们一边听讲一边积极参与互动,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强化。

  这次法治研学活动让小朋友们在全流程体验案件庭审的过程中,不仅对庭审程序有了全面认知,更对法治精神有了深刻体悟。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经历让大家看到了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要做守法明理的青少年。

  一堂课,种下一颗法治的种子;一份责任,守护万千青春的脚步。下一步,海安法院将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创新普法形式,让法治教育延伸到青少年的日常,为构建平安校园、法治校园提供深度护航。(周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