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4月23日发布的《2024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全面展现了江苏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实践与成效,为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江苏智慧”。为了让读者对白皮书有充分的理解,我们分8个篇章对白皮书进行解读。
《2024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显示,江苏省持续完善公共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已获批34家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119家省级信息网点,并在所有设区市建立综合性服务中心,形成“标准统一、要素齐全、专业下沉、阵地前置”的新格局。多管齐下的协同布局,让江苏的知识产权服务从“支撑平台”向“创新引擎”加速蜕变,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注入源源不断的竞争力。
公共服务网络全面铺开
截至2024年底,江苏已新获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3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2家;完成江苏佰腾和苏州智慧芽2家TISC评估验收,支持南京工业大学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通过验收。全省现有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34家,位居全国第二;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新增29家,累计119家,居全国首位。所有设区市均建成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形成“服务标准统一、重点要素齐全、专业力量下沉、服务阵地前置”的公共服务新格局。
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以第三届全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检索技能大赛为抓手,举办专题培训及小班实操集训,帮助参赛选手进一步提升检索与分析能力。江苏选手共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2项,省知识产权局获优秀组织奖,奖项数全国第一。首次开展省级公共服务网点绩效评价,13家单位评为“优秀”、26家单位评为“良好”、26家单位评为“合格”;29个信息服务优秀案例入选省内评选,江南大学“专利信息赋能增材制造产业创新IP导航”案例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十佳案例”荣誉。
涉企创新服务“多点开花”
全省新建知识产权工作站(含商标品牌指导站)20家,总数达336家。开展“百站千企”行动,实现与1万余家企业常态化联系,提供政策宣讲、专家问诊和业务咨询1.1万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4万余份,推动4161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合规贯标,500家企业进入专利产业化企业样板库,企业发明专利有效量占全省的比重首次突破75%。面向重点产业集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产才对接”及专题培训系列活动6场,累计为10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900余人次,并为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配备“知识产权服务专员”,助力布局高价值专利组合292项。
服务业集聚发展提速
在省级和市级双层推动下,南京、无锡、徐州、苏州等地印发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试验)区建设方案、《江苏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管理办法》,11个省级示范(试验)区累计集聚服务机构700余家。截至目前,全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5696家,其中,专利代理主营及分支机构共1191家,在国家局备案商标代理机构3024家。4家外国代理机构在南京、苏州设立常驻代表处。江阴高新区、宿迁宿城区获批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实现了从产业链服务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有效对接。
跨部门共治织牢监管网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印发《江苏省2024年度“蓝天”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早发现、全周期、严打击、多维度、一体化”目标,提出“五大治理”16项具体措施。针对高企认定、专利代理秩序等重点领域,联合科技、卫健、工信等部门开展会商,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行业主管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服务的规范化和精准化水平。
通过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专业能力、创新企业对接、推动服务业集聚与跨部门协同,江苏正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知识产权服务高地,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张本甫 郭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