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4月23日发布的《2024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全面展现了江苏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实践与成效,为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 “江苏智慧”。为了让读者对白皮书有充分的理解,我们分8个篇章对白皮书进行解读。
《2024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显示,近年来江苏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法治创新,率先在数据知识产权和地理标志领域开展地方立法和改革试点;以南京、苏州、南通为核心布局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和快速处理试点;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全年办理各类侵权案件逾万件;健全“微解纷”多元调解和电商、展会维权机制,并持续拓展海外维权网络,多管齐下织牢全链条保护网,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坚实“铁壁”。
法治保障持续夯实
面对全球创新版图加速重构,江苏省围绕制度创新、全链条保护与区域协同三大驱动,先后承担国家知识产权改革试点任务5项,19条创新举措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获国家局肯定,海外纠纷调查与对策研究报告更获国务院领导批示。
在地方立法方面,全省在广东、上海之后率先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江苏省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已列入省政府2024—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相关内容写入多份省委、省政府政策文件;同时,地理标志保护进入新的法规层面,《江苏省地理标志条例(草案)》已纳入省人大常委会2023—2027年立法规划,淮安市率先出台市级地理标志综合立法,破解了产业发展瓶颈。
示范区建设多点开花
继南京和苏州之后,南通获批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全省示范区总数增至3家,数量居全国第二。省里还召开全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南京、苏州、南通三地的20条先进经验在国家动态信息平台公开发布。
与此同时,6个设区市和15个县(市、区)入选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试点,推动“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实现“一窗通办”“一网通办”。
行政保护协同推进
为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省知识产权局印发《2024年江苏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整合市场监管、公安、海关等14个部门力量,全年受理专利侵权行政裁决722件,总计处理侵权纠纷6041件。省市场监管局则查处商标、专利等各类违法案件3562件,罚没款6745.69万元。
版权领域专项行动“剑网2024”共查处侵权盗版441起,涉案金额超10.25亿元;药监系统、林业局、海关等部门也在制假打假、侵权打击中协同作战,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司法保护成效显著
江苏各级法院持续推进专业化审判,全年受理知识产权案件37447件,审结32097件。多份典型裁判文书和案件先后获全国法院和知识产权局评选殊荣,省高院民三庭、南京知识产权审判庭等8个审判集体获评先进。
检察机关坚持“一案四查”模式,全年办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386件,其中刑事案件1061件,公益诉讼14件。公安机关打击侵权假冒犯罪1500余起,抓获嫌疑人4300余名,多起案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多元解纷与国际维权并举
江苏积极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机制,依托“微解纷”平台,79个“总对总”调解组织全年新收案19642件,结案19378件,调解成功率81.9%。海外维权层面,全省新增4家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分中心,累计达8家,居全国首位;发布38份维权指引,入选专家53名,并支持18起重大海外纠纷案件胜诉或和解。
电商领域和展会场景的保护同样得到加强,江苏部门联合京东等平台建立侵权线索处理机制,全年处理平台线索180余条,并在“进博会”“广交会”等重点展会中办理案件188件。(张本甫 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