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通过独特的文化创新实践,书写“书香润乡村、阅读促发展”的崭新篇章。通过打造“星级农家书屋”全覆盖网络、创新“田间课堂”阅读品牌,将全民阅读与特色研学深度融合,让书香浸润乡野,让知识助力农忙。

  书香满村居:农家书屋成乡村振兴“文化粮仓”

  在杨庙镇的9家村居中,9座“星级农家书屋”如繁星般点缀在广袤乡村,成为村民家门口的“文化充电站”。据了解,杨庙镇以“全民阅读”为抓手,将农家书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通过“建、管、用”三位一体,推动阅读资源下沉,延伸服务触角。

  走进各村农家书屋,整洁明亮的环境令人耳目一新。据了解,每家农家书屋统一配备书架、桌椅、电子阅读设备等,并根据各村特色打造主题阅读区:有的村以“国学经典”为主题,收藏《论语》《诗经》等典籍;有的村设立“红色书角”,陈列党史、革命故事等红色读物。书屋还配备了专职管理员,定期更新图书、维护设施,确保村民享受高品质阅读体验。

  为了让书屋“活”起来,该镇创新推出“菜单式”阅读服务:针对青少年开展“国学小课堂”,通过诵读经典、书法体验等活动传承传统文化;针对党员群众开设“红色讲堂”,邀请老党员讲述党史故事,组织观看红色电影;针对农民群众举办“田间技能课”,邀请农技专家讲解种植技术。此外,结合各村党群服务中心“集市日”,开展“书香赶大集”活动,通过图书漂流、有奖问答等形式,吸引村民驻足阅读。如今,农家书屋已成为村民闲暇时的“打卡地”,书香气息弥漫在乡村的每个角落。

  研学新体验:田间课堂让阅读“接地气、冒热气”

  杨庙镇不仅书香浓郁,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镇里依托茶园、蔬菜基地等特色产业,打造“农事体验+文化研学”新模式,将阅读活动融入农事劳动,让知识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春天采茶、夏天摘瓜、秋天收稻、冬天赏梅”——四季更迭中,杨庙镇的“田间课堂”研学游活动精彩纷呈。在茶园里,孩子们身背竹篓,跟着茶农学习采茶技巧,随后在“茶香书吧”阅读《茶经》,了解茶叶文化;在蔬菜大棚中,游客们亲手采摘番茄、黄瓜,随后围坐“田间讲堂”,聆听农技专家讲解种植知识。这种“劳动+阅读”的模式,让书本知识变得鲜活可感,深受群众喜爱。

  全民阅读与特色研学的深度融合,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软实力”。通过常态化阅读活动,村民的文化素养显著提升,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在农家书屋的“议事角”,村民们共同商讨村庄发展大计;在“田间课堂”的交流中,年轻人与老农人碰撞出创新火花。文化凝聚人心,书香滋养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融合促发展:书香赋能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书香浸润下,一批“新农人”脱颖而出。他们既懂农业技术,又善经营管理,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有的村民通过阅读学习电商知识,将本地农产品卖向全国;有的青年返乡创业,在书屋创办“创业沙龙”,分享创业经验。文化赋能人才,人才反哺乡村,形成良性循环。

  杨庙镇还深度挖掘本地非遗资源,将传统技艺与阅读活动相结合。在苍颉村,游客们一边阅读茶艺相关书籍,一边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制茶技艺。这种“沉浸式”体验,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也让阅读成为传承文明的桥梁。

  “‘研学游+农家书屋’的组合模式,带动了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等产业发展。苍颉贡茶历史悠久,我们苍颉村的茶园推出‘采茶+品茗+读书’套餐,沿山河村的四季农场开发‘采摘+烹饪+阅读’体验项目,新杨村的状元耕读基地推出文创产品3D打印体验,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杨庙镇党委宣传委员刘佳佳介绍,据统计,2024年该镇研学游收入同比增长30%,带动了扬州市乃至周边近千人前来打卡,真正实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从“一盏油灯一本书”到“满村书香满村欢”,杨庙镇的全民阅读实践,让文化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下一步,杨庙镇将继续挖掘和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深化农家书屋与研学游的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品牌,为村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阅读与学习体验,让书香成为乡村最美的风景,助力乡村振兴。(吴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