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宜兴,恒丰银行的门厅里从不只有数字的跳动,更藏着市井烟火中的人情冷暖。这家银行用“小而美”的故事,编织“支付便利化”的温情网络。
零钱“复活”记:4000枚硬币里的旧时光与新承诺
2025年1月的寒风中,无锡宜兴支行的员工们正走街串巷推广“零钱包”,农贸市场里一位老人迟疑着凑近:“硬币……能换成纸钞吗?”三天后,老人拖着三个鼓囊的布袋出现在柜台前——那是他经营面粉作坊二十年攒下的“家底”。
“哗啦——”4000枚硬币倾泻而出的瞬间,空气里响起金属的奏鸣曲。青年柜员小高戴上白手套,将锈迹斑斑的硬币按年份分拣,三个小时的清点中,老人絮叨着往事:“以前挑着担子卖面粉,收的都是钢镚儿,如今手机支付一刷,这些钱倒成了‘古董’。”当存单打印出“4000元”时,老人摩挲着单据笑了:“这下能给孙子包个厚实压岁钱喽!”
金融注脚:零钱兑换窗口常开,残损币鉴定服务随到随办——恒丰银行始终用“笨功夫”守护现金支付的温度。
特殊的服务现场:病房里的遗产继承仪式
消毒水气息弥漫的病房里,2025年2月24日正上演一场特殊的“银行现场”。病床上的杨奶奶颤抖着按下手印,见证女儿接过遗产存单。
原来,老伴去世后留下的国债即将到期,但杨奶奶因骨折无法下床。支行得知后,客户经理带着移动终端上门,床头柜秒变临时柜台。当视频连线中的公证人员确认委托有效时,杨奶奶突然落泪:“老头子攒这些钱,就想给我留个保障……”三天后,女儿代办的20万元存款业务顺利办结,柜员还悄悄在存单封套画了朵康乃馨。
金融注戳:流动服务车定期进社区,远程视频公证破除空间壁垒——恒丰银行把“柜台”搬到需要温暖的每个角落。
这些看似微小的场景,正勾勒出金融便民服务的深层价值。
恒丰银行无锡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追求的不仅是‘无感支付’的便捷,更是‘有感服务’的触动。”在移动支付“狂飙突进”的时代,这家银行选择俯身倾听硬币的叮当、外籍客的乡音、病弱者的喘息——因为真正的支付便利化,从来不只是技术升级,更是一场关于尊严与温情的“双向奔赴”。
恒丰银行无锡宜兴支行的玻璃幕墙上,夕阳为“现金服务示范网点”的铜牌镀上一层金晖。柜台内外,那些被妥善安放的人生片段,正汇聚成金融为民的最美注解。(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