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年内产业规模超300亿元,产业集群企业增至200家,打造不少于300个典型应用场景

  “提速”具身智能产业,无锡“亮方案”

  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构建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完整闭环是关键。近期,《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发布,目标三年内产业规模超300亿元,产业集群企业增至200家,打造制造业、特种领域、民生及重点行业典型应用场景不少于300个。

  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实体深度融合的技术形态与智能系统,其发展不仅将重构传统生产力要素配置方式,更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质动能。该实施方案将具身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大模型、关键零部件作为无锡具身智能产业的发展重点,从主体培育、技术创新、场景应用、要素集聚等方面出发,提出了14项重点任务。

  强化“创新引领+应用牵引”双轮驱动,注重产业链整体布局是其最显著的特点。过去十年,无锡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申请总量已达572件,全省第一。方案进一步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高能级创新平台及前沿成果孵化平台搭建制定了发展目标,并以工业场景、科研教育场景、个性化应用服务场景为牵引,形成了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转化再到落地应用的发展闭环。

  方案延续了无锡“产业集群+特色园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分类分级培育整机、大模型、零部件企业产业主体外,将特色园区建设提上“案头”,明确将加快集聚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中试、制造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梁溪科技城具身智能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水平,到2027年,建成具身智能机器人特色园区8家。

  今年全国两会,“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推动,将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跨学科交流和技术融合,创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将大大提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士认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和汽车产业具有高度相似性,无锡凭借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可以平替“换道”,在具身智能新兴赛道上实现“抢跑”。

  深耕汽车零配件的无锡贝斯特成立子公司宇华精机,布局线性执行器核心部件滚柱丝杠;无锡汽车龙头华光和万迪动力合资成立蔚瀚智能,专注谐波减速器研发生产,不少“无锡牌”优势产品正以零部件供应的形式切入具身智能的新兴赛道。目前,无锡聚焦人形机器人中试、制造、研发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打造了惠山人形机器人产业园、滨湖复星人形机器人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同时吸引了优奇、软通天擎等一批优势企业来锡建圈扩链。

  发挥最大优势、汇聚最优资源,无锡为这一极具发展潜力的未来产业“书写”的是一篇多产业融合、多要素协同的生态文章。(韩依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