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刘集镇白羊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新模式,将村里的荒山“变废为宝”,通过赤松茸种植,拉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带来乡村振兴新“蘑”力。
“大森林+小蘑菇”催生“林下经济”
白羊村林木资源丰富。2022年以来,村两委带头盘活闲置林下用地,决定种植赤松茸(学名:大球盖菇)。以林为主、农林复合共赢的“林下经济”——林下食用菌种植由此兴起,不仅每年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还带动周边农民就业2200余人次。
“一菇独秀”到“多菌齐放”
白羊村利用新媒体直播平台引客,把握“一山一策”试点项目,将林下蘑菇园打造成集多品种食用菌种植、蘑菇采摘、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蘑幻森林”农旅融合基地,2024年吸引游客约6000人。
这两年,白羊村特色林下经济不断扩面,也带动了全镇蘑菇产业的发展,形成集菌种培育、菌菇种植、深度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链,现已打造占地400亩的食用菌产业园,重点培育赤松茸、羊肚菌、双孢菇、草菇、平菇等5种菌菇,拓宽了一方群众的致富路。
智能大棚赋能“科技种菇”
在刘集镇,智能温控菌菇大棚的神奇不断上演,这种现代化农业设施于2024年投用,通过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为菌菇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主打种植平菇、赤松茸、羊肚菌、草菇、双孢菇等食用菌,产业增收的“新菇事”在刘集镇徐徐展开。
2024年,刘集镇与扬州市润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投资近亿元已建成食用菌智能化基地,进一步完善食用菌产业链,集聚效应更加凸显。截至2024年底,全镇赤松茸、平菇、羊肚菌产量达9500吨,产值5000万;2020年以来,食用菌产业带动周边3个村庄近百户农户致富增收1600余万元。
小蘑菇,大产业,菌菇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撑起了农民的“致富伞”,也为乡村振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刘集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