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文俊认为,善待儿童是一个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应自觉站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坚定地走好“儿童友好”办学之路。
从根本上讲,“儿童友好”就是要践行“以生为本”的思想,时时处处将学生置于校园生活的中心位置,确立教育目标要有“生命至上”的意识,建设校园环境要有“儿童眼光”,提供课程服务要满足“儿童需求”,实施教育管理要尊重“儿童天性”,设计校园活动要基于“儿童兴趣”。
具体而言,“儿童友好”的育人实践应以“滋养儿童丰盈的生命”为第一要务,以“唤醒、解放、赋能”为基本方式,以“校家社有效协同”为重要机制,以“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五育并举、循序渐进”为核心理念,矢志不渝地培养“眼里有光、手中有法、肩上有责、脚下有力”的新时代好少年。(夏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