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江苏分会场今天(4月21日)在南京启动。活动现场,江苏省知识产权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4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张某、孙某等人侵犯视听作品著作权案
本案中,当事人通过技术解析及下载上传方式非法传播视听作品,系全国网络影视平台“盗链第一大案”。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为可能涉及对他人作品的非法复制、改编或传播,如同“盗链”一样,需要引起知识产权执法部门的关注和警惕。
某电子(香港)有限公司等与深圳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案
半导体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在半导体产业中,标准必要专利的保护与合理使用是焦点问题之一,在人工智能领域也会存在。本案中,法院认为在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中,公平、合理、无歧视义务是协调许可方与被许可方利益的重要法律原则。因此,法院积极组织庭前会议,助力双方和解,并达成全球半导体存储行业首例中国企业之间的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协议,为人工智能领域类似纠纷解决提供了借鉴。
庞某、冯某等6人侵犯美术作品著作权案
该案是江苏省首例以侵犯著作权犯罪对盗版服饰开展打击的刑事案件。
苏州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纠纷案
该案依法确认了专利实施利害关系人的维权主体地位。
某款耳机局部外观设计专利权案
该案作为全国首例局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展示了局部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的优势。
南京某公司出口球衣侵犯商标权案
该案是南京海关自《裁量基准(三)》施行以来首起作出不予处罚决定的侵权案件,体现了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快速响应和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
佛山市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与无锡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
该案是专利恶意诉讼的典型案件,对依法行使诉权具有重要意义。
张某、李某、邓某等21人假冒注册商标案
该案通过刑民一体审判,形成了全链条打击非法翻新电子产品活动的范式。
宝应县某米业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侵犯“宝应大米”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案
该案体现了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保护对促进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王某某等人侵犯商业秘密案
该案揭示了商业秘密犯罪中“内外勾结+同业竞争”的典型模式。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知识产权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紧密合作,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双向发力,全省知识产权、市场监管、版权、文旅、药监、农林、海关发挥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优势,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去年累计查处知识产权相关违法案件4030件,罚没款6781.97万元,处理专利侵权纠纷6041件,进出口环节扣留侵权货物3999批次、75.29万件;全省法院和检察机关分别审结、办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2097件、1386件,公安部门侦办侵权假冒犯罪案件1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300余名。(黄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