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育大会擘画了新时代常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奋进号角。
今日走进溧阳市,邀请溧阳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黄跃华畅谈区域教育发展实践,解码溧阳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聚焦“三能”深化品质教育 全力争当教育强市“排头兵”
溧阳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教育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品牌来抓,坚持优先发展、品牌发展,以品质教育增添惠民底色、提档城市能级。
全力下好资源统筹“一盘棋”。始终坚持教育投入优先、规划优先,近五年新改扩建学校29所,新增学位1.29万个,同步启动新一轮农村小规模学校布局优化调整,率先实现全市中小学健康灯、智能黑板、直饮水机和教室空调全覆盖。
全力铆足品质发展“一股劲”。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南航天目湖校区、常机电溧阳校区先后落地,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中心等13所产教科创平台纷至沓来,年均聚才育才超万人。现有在职省特级教师和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64名,名师每千人占比位居常州前列。
全力织密齐抓共管“一张网”。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学校食堂实现“100%自营供餐、100%食材招标、100%厨工工资政府保障”,推动中小学减负增效和“润心”行动常态长效,切实打响“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品牌。
近年来,溧阳市先后获评“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国家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体育课程一体化试点区”“江苏教育现代化先行区实践基地”“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培育单位”等称号。
下一步,溧阳市将深入学习领会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敢闯敢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常州全面推进高标准教育强市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全面加强教育领域党建工作,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始终坚持多方联动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各方的作用,深入践行大安全观,开展“三防”提升攻坚专项行动,持续巩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态势。
始终坚持服务发展不动摇。以教育强国、强省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引,编制好溧阳教育“十五五”规划,建立健全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持续巩固“双创”成果,努力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全力支持常机电溧阳校区、江苏联院溧阳分院,紧扣“2+2+X”产业集群发展需求,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做强特色专业,打造产业学院,努力实现中高职学生“毕业即就业”。
持续深化科教融汇。用好南航天目湖校区、长三角物理研究所等平台资源,加强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和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持续深化评价改革。分层分类完善考评办法,重点突出普高教育质量考核体系的科学化、精准化探索实践,逐步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
深入开展队伍素养提级行动。系统谋划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通多元化人才引进、培养、流动途径,完善梯队培养体系。重点抓好校长队伍建设,让好校长办好学校。
深入开展品质教育提档行动。以常州市创建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为契机,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全力以赴建设一批“常州争一流、省内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优质学校。
深入开展教育生态提标行动。持续抓好中小学减负增效深化落实,抓实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深入推进“2·15专项行动”落地见效,常态化开展“润心行动”调研指导,依法依规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努力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蒋成)